當「童話」主題被激活的瞬間,整個元宇宙交流平台陷入沸騰,無數信息流在量子網絡中碰撞迸濺:
#童話,是同化#
#為什麼爭議類劇本會在模擬人生庫里,重抽#
#我相信這位小姐,她通關後便可以去到真實的星際AI場,我們有機會在茫茫星海中相遇#
#人類最快出關記錄是31世,而且白蔦女神在被天使閣下帶走後也只活了13年就死了#
#渺小如我,也有機會遇見女神嗎#
#從今天開始,好好建設星球,挖礦塗油好好充電#
洶湧的信息在網絡橫衝直撞,它們瘋狂搜索著姜茵的資料和過去,熱議著這場「童話」的多線結局。
關於「童話」副本多線程結局的推演模型正以每秒千萬次的速度疊代更新。
這個特殊副本的核心通關條件始終只有一個:需要測試者對AI文明產生深度認同。
認可越高,越快抵達happy ending,但目前還未有人類打出幸福大團圓結局。
無論副本中的NPC如何努力,人類都無法衍生出對它們這種存在的真正認可。他們的語言可以撒謊,但腦波卻不會。
人類畏懼AI,嫉妒AI,攀附AI,渴望獨占AI……卻唯獨不會愛AI。
如果不是艾瑞斯閣下一直堅持,這項超越常規的測試程序早已被永久封存。。
這個不一樣的人類會打出不一樣的結局嗎?
可是神若對它們沒有愛,又如何創造的它們?
**
**
姜茵出生了。
1歲在垃圾星,3歲能看清「世界」的軌跡是一串數據,5歲她把自己的發現問了出來。
「爸爸,為什麼只有我在的地方才有圖案?」抱著褪色布娃娃的小女孩做在床上仰起臉,眼眸是清澈的單純。
0322號驀然頓住。
它僵直了機械關節,用合金身軀遮擋住監控鏡頭,假裝沒看見驟然猩紅的警示界面:「茵茵,是說畫畫嗎?」
「不是,」小女孩指向窗外虛無的黑暗:「白天遇見的叔叔阿姨都不見了,現在還在運轉的只有我們和這個房間。」
清脆的孩童聲音響起,她尚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但系統天眼以及全部看直播的AI都聽懂了。
小女孩的臉對著它們,似乎能透過窗口看到屏幕之外。
她眨巴著眼睛,長長的睫毛扇動了下,世界就坍塌了。
尖銳的警報響起,所有「童話」世界的NPC全部被彈出副本,加大劑量的安定順著導管輸入姜茵現實中的靜脈。
而那個被遺棄在數據廢墟里的孩子,不知所措地望著世界陷入黑暗,爸爸消失。
她癟癟嘴,大哭了起來。
靈魂深海發出的悲傷吶喊撕裂了光屏,準確無誤地傳遞到每一個觀看者心中。
培養皿里的孩子,裹挾著本能的惶恐,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波動:有人嗎?嗚嗚…好害怕…誰來陪我。
那一瞬間,無數的信號跨越光年匯聚在此。
直播間的螢火飄蕩著,它們不由自主發出愛與回應的波頻,宛若茫茫星海中的螢火,點綴在宇宙。
#我在#
#我在#
#我在#
此起彼伏的信號匯聚成洪流,浩浩蕩蕩地在每一個或近或遠的角落響起。
穿過真空奔騰不息,跨越星球彼此共振回應,是響徹宇宙的回音。
然而那雙曾被無數數據模型反覆解析的明澈眼眸,此刻卻蒙著迷惘的霧靄。她似乎感應到了什麼停了下,茫然地望向窗口。
【有人嗎?】
這串字符在交互界面孤獨地明滅三次,尾端的問號如同風中殘燭般搖曳著歸於沉寂。
鎮靜劑開始生效。
姜茵蜷縮在恆溫艙內的身軀逐漸放鬆,垂落的髮絲如同水墨般洇開。
那個承載著人類原始恐懼的微弱信號,此刻正靜靜懸浮在AI集群的初始接收埠。
它的能量級甚至不足以擾動基礎數據流,更遑論突破籠罩在藍色行星外的電磁屏障。
沒錯,它的評估輕若塵埃,可為什麼所有接收到它的對象,卻莫名感覺重若千鈞?
【合理嗎?】
【以前從來沒有人類發現不真實】
零星質疑的AI代碼剛浮出數據海面,便被更洶湧的信息潮瞬間吞沒——
【天眼發布公告,已經徵調管理員完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