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一個人的優秀與失眠是不是同根同源?」「怎麼忽然這麼問?」
「沒事,我就是隨口問一問。」
「不要瞎想了,睡吧。」
次日,陸時見到方新的時候,這個男孩已經連續兩天沒有合眼了。方新,小鎮做題家,大二學生,學生會幹部,一家四口,父母和一個弟弟,父母平時工作較忙,和他溝通少。作為家裡的長子,父母對其有比較高的期待。方新學習努力,對自已要求很嚴格,從小到大都成績優異,他時常擔心學業成績不理想,會對不起家人。一個有著名校光環的人,一個在所有人眼裡都有著光明前程的人,卻在這一刻停住了腳步,說自已好累、常常失眠,走不動了。
由於長期失眠,方新的眼眶有一些凹陷,眼下隱約透著一片青灰。他說話邏輯還算清晰,但人顯得有些頹廢,像在強打精神。方新回答著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目光空空,情緒鮮有波動。陸時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從不打斷他的話,也不居高臨下地說教。
「很困,但是就睡不著。失眠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一旦被捲入其中就難以逃脫。」方新嘆口氣搖了搖頭,停了十幾秒,接著說,「從小學開始,我一直成績還不錯,我是同學們口中的佼佼者,但事實上,有些難言之隱卻讓我一直無法言說,我已經感覺自已快有些支撐不住了。」
陸時試圖迅速組織語言,斟酌詞句,想了足有兩分鐘才開口:「這算是優秀光環下的難言之隱嗎?能說說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擾嗎?」
「主要就是失眠問題,以及因為失眠引發的情緒易怒、煩躁、注意力低下,甚至做噩夢,現在感覺有些影響我的身體健康了。有時候,和家人或者同學們在一起也總是心不在焉,因為睡不好,精神狀態就一直不是很好,做什麼都仿佛在透支自已。」
「看來失眠問題已經影響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並給你帶來了很多困擾,不知道你向周圍人訴說過自已的狀態嗎?」
「有幾次和表姐聊天時提過幾句,但表姐說她時常也有失眠,事情多了就是這樣,這是正常的,她勸我多休息一下,可是我現在有時間休息也睡不著,感覺腦子很亂,稍微有一點動靜聲就會醒過來,睡眠很淺,有時候躺了幾個小時,腦子卻還是清醒的。」
「就像你的周圍人所說,失眠在人群中確實是一個普遍問題,但每個人失眠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人們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將自已的狀態作為參考標準來給你解釋,也容易在這個過程中忽略真實的失眠痛苦。就目前來看,如果只是自已盲目努力去控制失眠,很可能發展成為長期性的睡眠問題。」
「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自已能夠在學習和學生會工作中表現如此優秀呢?」
「我想這和自已的性格特質以及成長經歷有關吧。我是一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在各方面都會嚴格要求自已,不允許自已出錯,財務由於需要和數字打交道,專業的學習也強化了我的這方面性格特質,所以我會盡全力將自已負責的事情做到面面俱到,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誤。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效率快,質量高,並且極少出現紕漏的情況。」
「聽起來你對自已的了解是很深刻的,不管是性格特徵和成長經歷,還是自已所學的專業影響,這些都給你帶來了細緻、嚴謹、認真等品質。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也讓你能夠在學習和工作上嶄露頭角,獲得不錯的成就。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些優秀品質也可能在另一個層面會給你帶來一些困擾。」
「學長是說失眠問題嗎?」
「可以這樣認為。在你的描述中,焦慮情緒應該是引起失眠的一個核心因素,在排除了各種身體方面的器質性問題後,不得不考慮這個因素。特別是在你的失眠情況敘述中,經常提到自已躺在床上腦子很亂,不斷地聯想各種事情,比如白天學習和工作上表現還不足的地方、與老師或校領導的對話、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家裡需要操心的事情以及各種瑣碎的日常小事等。從這些思考的內容來看,這也是你在嘗試努力讓自已做得更好,不過這種努力明顯有些超越了身體心理的極限。要知道,完美地做一件事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但身體的透支卻是有上限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我的性格特質嗎?」
「是的,我們的性格特質會促使我們在任何環境中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模式,我相信你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夠表現出細緻、嚴謹等風格,也同樣會要求自已做到無可挑剔,但這也會讓你感受到同樣的焦慮情緒,失眠也就離你不遠了。」
「這聽起來似乎沒有解決的辦法了?我之前還考慮過換專業,因為近期失眠問題越來越嚴重,我想換個不太內卷的環境應該會好一些。」
「從外部去需求解決辦法幾乎很難奏效,並且真正內卷我們的其實是自已。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方法來達成內心與外部現實生存環境的平衡。這種平衡是既給自已承受範圍以內的壓力,又給自已恢復個人狀態的時間和空間。過去把自已壓得太緊了,因此內心沒有機會來平靜和恢復調整,始終處於緊繃的狀態,這就像一根彈簧,繃緊時間過久,它的彈力也會越來越弱。當然,我們也很難在一個完全躺平的人身上找到失眠的跡象,因為他們又將自已放得太鬆了。緊了,就是偏向外部環境這一端,忽略了身心健康;鬆了,就是偏向內在世界這一端,這又可能讓我們的現實生活過得比較艱難。」
「我也知道要嘗試去尋找內心與現實的平衡。可感覺真正做到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