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種操作?!
果然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啊!
也別說聞相公那隻老狐狸能歷經幾朝而不倒,感情人家小時候就那麼聰明了!
小小年紀,就給自己攢下了那麼大一份家業。
那可是繼承一整個尚書家!
他還在那兒震驚呢,德妃倒是捎帶著說了個別的事兒:「聞家跟韋家的交際,大略上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阮仁燧起初聽得不明所以,腦子再一轉,忽的明白過來:「老聞夫人那位改嫁了的嫂嫂?」
德妃點點頭:「聞尚書將這位前兒媳婦收為義女,風風光光地改嫁去了韋家,她是韋尚書的生母,在這之後,韋家與聞家結為通家之好。」
阮仁燧聽得錯愕,回過神來,感慨不已:「那位聞尚書的心胸氣度,真是非比尋常!」
那位夫人從前能嫁給尚書之子,可見家世、才幹都是拔尖兒的。
青年喪夫,逼迫人家強守,既委屈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叫親家那邊兒不是滋味。
聞尚書將其收為義女,給她選了一個好的夫家,風風光光地改嫁出去,三家人都高興,豈不是皆大歡喜?
當時經逢喪子之痛,還能處置得這麼周全,盡善盡美,實在是很難得!
「是啊,」德妃也說:「這幾家風氣都算是比較開放的了。」
她皺起眉來:「有些人家,連自己家的女兒喪了夫,夫家說不需要守,娘家都會強逼著叫守一輩子呢!」
德妃特別強調:「我說的就是麻太常他們家!」
她就是不明白——圖什麼啊!
這麼禍害自己的親生骨肉!
阮仁燧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如今朝中的這種局面,亦或者說勢頭正盛的幾個頂級文官門庭,其實都是經過篩選之後的結果了。
聞家、寧家、費家、韋家、薛家……
他們或許有著不夠完美的地方,但是相較之下,這幾個家族的道德水準,已經算是文官群體當中比較高的了,風氣相對也很開明。
上行下效,長久之後,自然就會成為約定俗成。
這是太后娘娘與他阿耶心照不宣的選擇結果嗎?
他們都希望締造出一個開明朗闊的天下。
阮仁燧感慨不已。
只是與此同時,他也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
他沒有跟德妃說,倒是專程把老聞夫人的那句提醒講了:「那個惠三郎不對勁呢……」
夏侯小舅在旁邊用力地點一下頭:「是的,老聞夫人就是那麼說的!」
德妃聽得一愣,下意識扭頭去看夏侯夫人。
夏侯夫人又驚又怒:「什麼?這個孽障!」
她臉色鐵青,跟外孫說話的時候,語氣倒是很和煦:「放心吧,這事兒我心裡邊有分寸了。」
如是一頓飯吃完,侍從們送了冰碗過來。
德妃端在手裡,略微吃了幾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跟母親敘話。
夏侯夫人也跟她商量:「你弟弟漸漸地也大了,以後好好歹歹,總得及早有個成算。」
考科舉?
真考不上。
頂破天也就是中個舉。
考小金榜試?
唉,也未必能中。
夏侯夫人盤算著,怕還是得走恩蔭的路子。
只是恩蔭說起來簡單,到時候具體叫他去哪兒?
她真是兩眼一抹黑。
阮仁燧坐在旁邊跟小舅舅下五子棋,甥舅倆互有勝負。
聽了一耳朵這事兒,也覺得有點為難。
上一世他小舅舅進了六部衙門,這一世麼……
阮仁燧就聽他阿娘說:「先把書念完再說。」
略頓了頓,又說:「去十六衛吧,不然不是白長了那麼個大個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