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午膳之後, 韓王妃笑著談起了近來神都城內的讀書熱:「宗室的那份名次表往外一擺,延壽跟希齡都急啦, 點燈熬油地在寫東西,盤算著明年把名字再往上升一升呢!」
韓王世子跟成安縣主都位列前十,只是沒能進入前五,半大孩子格外要強,不免就起了追逐之心。
武安大長公主不知想到什麼, 忽的微微一笑:「英國公府近來正熱鬧呢, 英國公領頭, 把年輕的姬妾們放出府去了, 不止如此, 還立了家規, 限制家中子弟妾侍的數量……」
殿內幾人聽得忍俊不禁。
朱皇后惦記著同為開國公府的世交, 倒是給英國公說了句好話:「管中窺豹,由此可見英國公改制的決心了。」
太后娘娘聽得有趣兒,就叫了籌辦這事兒的幾個孩子到近前來說話:「宗室那邊的名次表已經出來了, 那外戚那邊的呢?」
論齒序,大公主是長姐。
論身份,她是皇室的公主。
這時候,當然得由她開口回話:「皇祖母,已經做出來了,要是沒什麼問題的話,核對一下,就能公布出去了。」
太后娘娘瞧著她,問:「第一名是誰?」
大公主眼睛亮亮地看了朱皇后一眼,與有榮焉:「是朱娘娘!」
太后娘娘瞭然地點點頭,又問:「後邊呢?」
大公主就挨著往下數:「第二名是朱娘娘的弟弟朱正柳,再後邊是德娘娘的弟弟夏侯怡,承恩公府的劉五娘子……」
太后娘娘一抬手,打斷了她的話,問了句:「德妃弟弟分數的由來是什麼?」
大公主如實講了。
太后娘娘少見地有點訝異。
她問德妃:「你弟弟是打算去十六衛?」
「是,」德妃起身回話,如實道:「他在騎射上更有天賦。」
太后娘娘有些贊善地看了她一眼。
也是出於這點讚賞,她多說了幾句話:「即便不走文官路徑,也不要讓他荒廢了學業,讀書的意義不在於仕途,而在於明心知禮。」
德妃深以為然,很誠懇地將自己先前所思所想講了。
當著眾人的面,她也不在乎自揭其短:「阿耶故去之後,家中子弟無人督促約束,又因為宮內有妾身和皇長子在,一時縱意,長此以往,即便不招惹災禍,也會迅速沒落的……」
大公主一臉崇拜地看著她。
朱皇后臉上也含著幾分欣賞的笑意。
太后娘娘點點頭,同后妃們道:「德妃這話說得很是,不只是她,你們也該記在心裡,讓母家子弟引以為戒。」
眾人齊齊起身,行禮道:「是。」
太后娘娘擺擺手:「坐吧。」
賢妃一邊坐下去,一邊偷眼去瞧女兒臉上的表情。
她實在是有點擔心,怕這個冤種忽然間說句什麼。
看一眼。
再看一眼。
最後把大公主看得生氣起來,恨鐵不成鋼道:「阿娘,你總看我幹什麼?我臉上又沒有字!」
賢妃:「……」
賢妃反倒是放心了。
結果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她心放得太早了。
太后娘娘跟她們說了會兒話,便起身預備著回千秋宮,眾人起身恭送。
與此同時,大公主快步追了過去:「皇祖母!」
她急急忙忙地說:「我有件事情想跟您商量!」
賢妃看得心頭一緊,倒是還沉得住氣,沒有阻攔。
事態未明之前,太后娘娘也不生氣,叫大公主到自己面前來:「什麼事兒?」
大公主就說:「之前我在宮外,撞見承恩公讓人去誣陷董二娘子小金榜試頭名的成績是走後門得來的,阿耶生氣了,要罰他,只是被我攔住了……」
她皺著小小的眉頭:「承恩公府是您和阿娘的母家,也是我的外家,只是……那邊兒都是些什麼人呀,出去說給外人聽,我都覺得丟臉!」
「皇祖母,我之前私下還跟阿娘說呢,德娘娘看書之後,才變得這麼厲害的呀,大禹治水,也說是堵不如疏。」
她有點忐忑,唯恐會被拒絕:「我想跟您討個許可,借著承恩公牽涉到小金榜試的罪責,把承恩公府的人拘起來讀書,讀不出個結果來,就不放他們出去了!」
太后娘娘少見地笑了一笑。
她沒有說「好」,但是也沒有說「不好」。
太后娘娘只是伸手摸了摸她的頭,說:「仁佑,我想聽見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念頭,而是一個可行的計劃,你應該在確定整件事情的流程之後,再來找我。」=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