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是,內地的設計師們,被嚴格的禮儀束縛著,創意不夠大膽,不夠具有心意,那些都取決於消費者的觀念,影響著內地服裝界市場。
蘇凝雪感到認同,但也不是全部認同。
論服裝行業發展史,每個時代都具有它獨特的標誌,例如80年代,19年代,趨向於港風,高腰褲與花襯衫,皮夾克、牛仔服裝,被作為主要元素。
而2000年後,追趕潮流的一批人,受殺馬特風格的影響,掀起了一陣非主流浪潮,那個時代似乎滿大街都是爆炸頭,奇裝異服,隨意的搭配,怎麼辣眼怎麼穿,只要能凸顯出個性,雖然被其他年代的人接受不了,但是在當時的年輕人眼裡,那就是新潮,那就是主流。
再到了一零年,便流行起了「韓范」,以及整容風潮,網絡的興起,讓「流量、帶貨」,成為時尚主導。
人們對審美的眼光,有了很大遞進,跟隨那些明星的腳步,穿潮牌,大牌,時髦和時尚,與品牌掛鉤。
那個時代是品牌巨頭們,最繁華的時代,國人已經非常願意,為穿衣、配飾去買單。
時裝行業,一度興起。
直至這陣風氣刮過,人們才開始沉澱下來,審視自己,找到自己格式的穿搭風格,屆時,國內大眾、小眾品牌,紛紛崛起,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春天。
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便也是返璞歸真的時候。
人們走在路上,經常能夠看見各個時代的流行元素,出現在街頭,而花國最古早的漢服、旗袍,各種民族風格,也走向了世界。
或許,所謂時尚,珍貴的並不是設計師們,能夠設計出多麼花樣,多麼大膽,多麼具有特色的服裝。
而是抱著一顆,對時裝行業,時裝發展歷程,敬畏的心,尊重每一件作品,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立審美,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海納百川,不忘初心的去服務每一位消費者,才是這個行業,存在的真正意義。
第340章 狄老師,你輸了
海外設計師的一番話,引起了在場,大部分設計師的共鳴,人們嘩啦啦的給他響起了掌聲。
蘇凝雪也在這些人里,一起為她鼓掌。
「這個設計師跟厲害,他一直是我的目標,我今天來參加這場比賽,就是為了聽聽他對內地時裝行業的看法。」一旁的喬森,跟蘇凝雪小聲討論。
蘇凝雪也點頭:「他的想法確實應該聽取,但,也不是全部。作為設計師,永遠不要為了別人丟棄自己的獨特,就算所有人都不買帳,但只要你自己認可,你的作品就是有價值的。」
她平靜的話,同樣震動了喬森。
他怔怔地看了蘇凝雪半天,興奮的笑了。
「我真的好期待,你今天的參賽作品,我覺得,你一定會獲得好成績。」
能獲得什麼樣的成績,蘇凝雪自然是要與其他人爭一爭的。
她也對喬森笑了一下。
「等會兒比賽正式開始,你就能見到了。」
蘇凝雪不在與他交談,因為他看見狄青雲姍姍來遲的出現在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