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一個項目從籌備到落地的周期有多長,而且藤導還打算在開拍前給主演們搞個集中訓練,因此,她也就不急著和導演確定拍攝時間,看自己有沒有空跟組拍攝了。
如果時間能協調過來,凌穗歲肯定還是想去實地看看的。
不僅是想去學習,更因為在香江電影圈,「監製」是僅次於導演的重要身份,她也要扛起電影質量的一部分責任。
既然當了監製,就不可能有拍得好她跟著光榮,拍得爛不關她事的說法。以凌穗歲的責任心,她也不可能這麼甩鍋。
從九月初休息到現在,凌穗歲想著出來走動一下,就坐車去了公司。
張玟在車上問她,要給藤導的新電影推薦主演嗎?
讀作推薦,實則指定,這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詢問方式。
如果要,就得提前留檔期,免得被開機時間打個措手不及。
凌穗歲考慮片刻:「我和藤導約好,電影主角不看性別,只看實力,你試探下她們的口風,看有沒有人願意提前練習,參加試鏡考核吧。」
同樣是為了拍戲做準備,確定要演和參加試鏡對演員來說絕對是兩種心態。
演員們或許願意為了前者付出很多努力,但後者就很難說了。又辛苦又勞累又占時間,只為了爭取一個可能性?沒選上咋辦?
不是說凌穗歲覺得這些孩子們不願意吃苦,換位思考一下,她也會考慮這麼做的性價比到底高不高。人不怕辛苦,就怕辛苦之後沒有回報。
但要她給個確定的答案,凌穗歲是不會給的。提前知道消息已經是優勢了,還真要她把飯一口口餵到她們嘴邊啊。
那樣就算捧出了誰,也沒多大意義。沒有一步步積累過來的底蘊,在高位上待不久,還會摔得很慘。
要是吃不了苦,或者不願意賭,大不了就放棄這個可能性而已。
再說了,凌穗歲也不保證這絕對是個好餅。她更希望她們結合自身情況和未來事業發展規劃認真考慮,不想拍不要緊,如果一窩蜂無腦擠上來,那才讓她失望呢。
這件事交給張玟去打聽,凌穗歲順帶關心了公司藝人的當下進組情況。
目前,沒在拍戲,暫時也沒有其它工作的演員有三個。
其中馮荔是童星,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兩個是尹樂容和林雅涵。
林雅涵是剛拍完一部戲,加上她今年拿下了白玉蘭最佳女配,經紀人正在幫她爭取更好的資源,不急著無縫進組;而尹樂容已經好久沒拍戲了。
凌穗歲算算時間,尹樂容上一部戲殺青恰好是《如夢令》播出時,她這得有半年時間沒進組了吧?
「嗯,因為她的接戲目標從女配變成了女主,又因為她是第一次演女主,所以不僅要挑劇本,在合作演員和番位上也很難談。」
金盞出圈後,尹樂容也擠進了流量小花圈。這種忽然爆出來,實現咖位躍升,但又不算大爆特爆的演員,在圈內的地位其實有點尷尬。
頂級待遇夠不上,次幾等的又顯得「自降身價」。這可不是演員的虛榮心,而是直接關乎到後面的資源評級,畢竟,如果甲劇組能用A級待遇打發你,乙劇組憑什麼給你S級?人家又不傻。
要知道,咖位降下去很容易,往上升就非常難了。
童曉曼對尹樂容非常看好,寧願她晚點進組,也不想看她受委屈,或者拍爛劇消耗金盞的口碑和路人緣。
對於一個已經有「實力派」標籤的年輕演員來說,愛護羽毛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這裡要考慮,那邊要顧及,好項目的籌備也需要時間,越受重視的項目,選角時間就越早,不可能臨開機才匆匆忙忙找人。這一來二去,尹樂容的進組時間就被拖到了十月底。
最後,經紀人給她定了豐收傳媒自家出品的古裝復仇劇本,男主角是上個月剛脫素入糊的新人。番位沒有爭議,定女選男的過程也很順暢,總集數只有二十集,算是受短劇衝擊下的長劇mini版。
凌穗歲多看了幾眼,這個復仇劇本還是《如夢令》的部分原班編劇團隊寫的,她越看劇本大綱,越覺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是如夢令的廢稿。」張玟在旁邊說,「額,其實說廢稿也不算很準確吧……就是編劇們討論過,但最終沒有寫進正式劇本的內容,這個主角是如夢令里被刪減掉的人物之一,她的故事被重新拿出來擴寫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