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教宗也可能做了其他的一些事,比如放鬆手上的權力之類的,讓他們對教宗身體不好,實力大不如前這件事深信不疑。
他們認為教宗孱弱可欺,只要除掉烏森,他們就能逼迫教宗封他們其中一個高位主教為布爾城的城主。
說不準還能把教宗拉下馬。
很難說倫納德的孤兒院事件是不是也是教宗一手安排,埃博塔斯傾向於是。
總而言之,烏森因為好奇心什麼的跑去查案,然後中了陷阱,中層牧師和高位主教自認為大功告成,開始在城內造勢,後來更是一齊去逼迫教宗。
他們說烏森死了,布爾城需要有新的城主,教宗將從他們中選取一人任命。
但這一切都在教宗的掌握中,他提前收集了所有證據,設下埋伏,將那些身懷異心之人全部抓捕。
別看教宗病懨懨的,埃博塔斯再度重申,說這些都是他的偽裝,他本人很強,否則也躲不過剛上位時幾乎每天幾次的刺殺。總之,他自己,或者他的騎士,把那些中層牧師和高位主教抓了起來。
這些人是不能直接處死的,即便他們襲擊教宗,基本上只能關押,因為神職人員一向享有特權,只要不是罪大惡極,都不能殺死,至多囚禁或流放。
但就在這個時候,教宗放出了他們謀害烏森的證據。
英雄之死的始作俑者,當然稱得上罪大惡極。
城民們本來就因為烏森的死悲痛欲絕,這下直接被氣瘋,於是全票同意召開一次公開審判。
然後又以極高的效率全票通過處死這一選項。
事情到這裡,教宗已經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他把不受控制的中層牧師和高位主教直接一鍋端,斬盡殺絕,名聲還沒有任何瑕疵,城民們對他沒有任何不滿,反而認為「教宗冕下為我們的英雄報仇了」,從而對他更加信服愛戴。
教宗的聲望增加,敵對者清零,基本上心想事成。
在這之後,他不能確定烏森是生是死,於是他表明態度,說不相信烏森已死,認為烏森還會回來;但也沒有強硬的阻止城民弔唁烏森。
雖然明面上不准,但私下裡聚集他可沒管過的。
這樣,如果烏森死了,那城民們的弔唁不算白費。如果烏森活著,證明他對烏森尤其信賴,烏森對他的好感一定會增加。
「從一開始,教宗冕下就在布置棋盤,你是他等來的最好棋子,可以這麼說,他對你這麼好,也是帶有目的的,是他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過,在棋盤規則上。」他示意烏森轉頭看看他書房一角擺放的象牙棋盤,烏森瞄了眼,哦,西洋棋,見過,但是不會。
埃博塔斯站起來,烏森跟著他,他走到棋盤邊,拿起一枚棋子:「兵走到最後,可以變成車,馬,相,後的任意一種,」
「看看你頭上的王冠,顯然,教宗已經做出了選擇,王室地位低於他,你走到了最後,他給了你獎勵,你從兵,變成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