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小崽子們的成績很亮眼, 倒不是說他們各自的考分有多高, 除了秋冷一騎絕塵, 大部分人各科目分數險險徘徊在及格線邊緣, 但每一科都很平均,沒有考的特別差的。
全班總體水平齊齊上升,平均分居然超過了七班和六班,緊緊咬著五班的尾巴。
秋冷則一舉考進了年級前五十, 甚至還要更好一點,她考了第三十二名。
按每次期中期末的換班制度來看, 她已經能直升理科一班。
「但這個按成績換班的規定只在一、二、三,三個班之間施行。」李俊生跟秋冷解釋。
主要是成績好的那層學生成績再波動也就是在上下兩個班之間跑一跑, 比如一班的掉到二班,二班升一班, 或者三班升二班, 二班掉三班。
就算是分數波動比較大的, 也很少有三班升到一班的情況發生,更不要說從八班這個墊底班級往上爬了, 所以慢慢的, 這個規定就只在前三個班之間起效了。
本來換班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學生保持進取心和緊張感, 很顯然其他的班級並不需要。
李俊生口氣非常遺憾:「一班的學習氛圍要更好一些, 教課的老師也是特級教師, 如果你能進一班應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沒關係啊,我無所謂。」秋冷反過來安慰他,「李老師,咱們八班現在學習氛圍就很好,大家這麼團結,我也捨不得走。」
其實她挺不喜歡這個成績落後就要被淘汰到另一個班,成績好起來升班就會把另一個人擠走的規定,或許這能激起很多人的好勝心和學習動力,但她不屬於這類人。
她是真的享受和喜歡學習,那種漸漸掌握一門知識並沉浸其中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已經足夠成為她的動力。
成績也只是附加的外在價值罷了。
她從沒逼著白遷和彭向晨他們學習,一開始給他們出題只是想拉他們一把,包括八班的其他人,如果他們實在討厭學習,真的反感不想學,她嘗試過後也會尊重他們的意願。
畢竟讀書確實也不是唯一的路,有的人可能天生不適合應試教育,但不代表他是個失敗的人,成功的定義也不是只有那麼一種標準。
但學習的能力是終身通用的。
是八班的人選擇了跟她一起往前走,人一旦嘗過了被自己的內在動力驅動著、努力過後有所收穫的感覺,就不會再害怕辛苦和付出。
所以比起外在動力,秋冷覺得自發的內在動力更值得被重視。
八班的人剛開始習慣認真學習,不去參與淘汰式的競爭更好,他們不用跟別人比,只用跟過去的自己比就行。
李俊生本來以為秋冷這麼拼命學習是衝著一班去的,沒想到她這麼想得開。
不過他還是去找關主任談了談,八班確實學習氛圍好,但能進一班對秋冷在學習上的幫助應該會更大。
班主任沒有一口拒絕,大概是秋冷這幾個月的進步讓他也很驚訝,說看這個學期期末的成績,如果秋冷能穩住年級前五十不掉出去,要換一班也是可以的。
除了八班黑馬,這次一班班內的成績也有很大變動。
一直是一班吊車尾的魚聽蘭,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衝進了班級前十。
還有另外三個一起去了學習小組的同學,成績都有不多不少的提高。
牧若延除外,他不需要提高,依然穩坐年級第一的交椅不動。
一班的語文老師看著成績單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這個學習小組居然這麼管用,幾個學生這次在自己弱勢的科目上都有了明顯進步,魚聽蘭更是突破很大。
「保持住,進前五是沒有問題的。」單個對談的時候她對魚聽蘭說,「語文這次考得很好,有沒有什麼訣竅給班裡同學分享一下?」
「好像……沒有。」魚聽蘭說。
她說完怕語文老師覺得她是自己有了進步卻不願意分享,連忙補充:「英語倒是有方法,老師您也知道,就是我們日常對話都用外語,培養語感這樣的,但語文基本就沒有什麼方法。」
她認真想了想:「不過我自己覺得,是因為給八班的學生講題,他們語文基礎都不太好,但是我講題講多了,思路就變得很清晰,以前覺得有些題不知道怎麼寫比較切題意,現在不會了,其他科目也是……」
她越講越小聲,擔心老師覺得她賣弄。
畢竟以前在一班,只有她去問別人題的份,現在和八班一起,用他們的話說他們一班幾個算是降維打擊,能教他們似乎也不能證明自己很厲害。
這段時間她學習得很開心,並不是因為能教別人所以覺得得意,而是發現學習其實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哪怕背書練題很辛苦,還有秋冷和牧若延這種四十分鐘就做完一張英語卷子,並且保證全對的卷王之王。
她現在做題遇到不會的還是會有些沮喪,但不會像以前那樣焦慮和害怕了。
「不會就學嘛,換個思路別看閱讀理解了,幫我講這個化學題,我算不出來嗚嗚嗚。」
每次她做題卡住,秋冷就見縫插針的來問化學題,化學是她強項,等到跟秋冷講完,她好像也就不怕再去挑戰剛才不會的題了。
秋冷就是很神奇,她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
「成長了嘛,不管是成績還是心態。」語文老師聽完她講的卻笑了起來,「你說的這倒是個好辦法,在給別人講題的過程里其實更能鍛鍊自己的思維和能力,因為教比學要更難。」
得到老師的肯定,魚聽蘭心裡有些高興。
第一次誒,老師誇她啦。
「回去吧,繼續努力。」=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