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漲到三倍的時候,四皇子就讓自己的人開始往久放糧。
關於這一點,太子自然是知情的。
太子的人馬與四皇子的人馬撞一起的時候,太子就已經曉得,這是老四又派人盯著他了,
看到他要收糧,老四這是有樣學樣。
早早收到這個消息,太子讓自己的人馬無需跟四皇子的人馬發生衝突。
四皇子的人想收糧,就讓他們收去。
至少跟他一起收糧的時候,四皇子收糧的價只會跟他的一樣,
不會像其他糧商,壓百姓的價。
最後,落到實惠的,都是老百姓,太子當然就不跟四皇子計較的。
更何況,太子本就擔心自己手裡頭的銀子不夠多,收不完糧。
都知道諸盈煙不安好心,想要發雪災的財。
四皇子的橫插一腳,反而幫太子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憑他和四皇子的能力,必能收走大半的糧草,
最後留給諸盈煙的,還能多得起來嗎?
收不到糧,任憑諸盈煙的心再黑,能發的財也是太有限了。
最後太子又聽到,諸尋桃早早派出去的錢叔,也是去收糧的。
這下子好了,錢叔與四皇子的人這糧收的,都收到太子的心坎兒里去了。
這不,大雪一下,太子不僅派人盯著諸盈煙,同時還看著四皇子。
讓太子微微舒心一些的是,四皇子到底是皇室的人。
四皇子再想發國難財,都還守著一定的底限。
跟諸盈煙的五倍糧價都不放糧比起來,四皇子在糧價漲到三倍的時候,
鋪子就開始往外放糧,五倍的時候,還不限購。
就憑四皇子的這點底線,太子才願意讓四皇子有賺錢的機會。
假如四皇子和諸盈煙一樣貪心,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
就四皇子收到的比諸盈煙更多的糧,他必要四皇子賠得血本無歸!
四皇子專於在糧上發財,一時疏忽,還真沒有發現太子這許多的小動作。
此時的他正與自己的幕僚在為又漲下去的糧價發愁:
「四皇子,今天的糧價是常價的二倍。」
賺,肯定是有的賺的。
問題是,他們連五倍的糧價都賣過了。
這突然賣回兩倍的糧價,心裡怎麼那麼不得勁兒呢?
「所以四皇子,今天這二倍的糧價,我們還要正常放糧嗎?」
四皇子往裡頭砸了那麼多的銀子,好不容易遇上雪災,是想靠它們發大財的。
要一直是兩倍的價格,小財能發,大財是別想了。
他們手頭上,只這一批糧,四皇子不是專業的糧商。
四皇子比幕僚還猶豫,還是那句老話,都嘗過五倍的糧價的甜頭了,
區區兩倍的糧價,實在是沒辦法讓四皇子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