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盈煙把米糧收了,不僅不會虧,還是會大賺的。
只不過就是前期的成本投入,會大大提高而已。
這輩子,諸盈煙可以動用的銀子沒有上輩子多,身邊又多了王管家這個眼線,
兩倍及以上的價格,都不是諸盈煙願意接受的。
直到一點五倍的出現,諸盈煙的心態才有了改變。
諸尋桃只是大概預估了一下諸盈煙的心裡底價,才在聽到一點五倍的糧價之後大感不妙。
其他人在知道這些米糧鋪子比與太子或者四皇子有關之後,
根本就不敢起小心思,想囤走太子與四皇子手裡的糧。
一般人只會覺得,皇嗣出馬來穩定糧價,那對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
這也意味著,大雍朝亂不了。
誰不想過太平日子。
連堂堂太子都親自下場,穩定市場,誰還會在這個時候搗亂,跟皇室過不去呢?
再想發財,也得挑挑對象不是。
這些都是一般人的一般反應,但諸盈煙能是一般人嗎?
野心勃勃想賺大錢,翻身做主的諸盈煙對這些情況知道得再清楚,
為了潑天的富貴,她都願意放手一搏。
更何況,諸盈煙又不是親自動手,而是收買他人去辦此事。
若非要計較,諸盈煙也能來一句,自己是花了真金白銀買的,不偷不搶不犯法。
至於旁的,她一個後宅女子考慮不到如此周全,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非要怪的話,只怪太子與四皇子的規矩立得不夠好。
這些藉口,不難找。
諸尋桃就能隨隨便便幫諸盈煙想出五個、六個的。
反正這昧良心的錢,諸盈煙肯定是敢賺的。
不敢賺,書里書外,諸盈煙都這麼積極囤糧幹什麼?
如今,米糧價都一點五倍,這一點五倍可是賣糧價,不是收糧價的一點五倍啊,
諸盈煙都肯收,還不是為了囤著,後期賣更高的價?
諸盈煙以為,這次的計劃會很順利,畢竟還沒有人反應過來其中的關竅。
哪知,這新來的秋分讓她又一次失敗,再次在囤糧一事上敗北給諸尋桃。
好在諸盈煙現在還不知道,她收糧一次之所以這麼波折重重,
兩次都失敗,皆是因為諸尋桃的插手。
否則的話,不僅諸盈煙手裡的這一套杯子保不住,
就連諸盈煙這一屋子的瓷器都要被砸個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大小姐恕罪,奴婢無能。奴婢家的兄弟已經想了所有的辦法,可……」
新來的秋分還覺得自己倒霉呢。
她拿著大小姐給的真金白銀去買米糧,這有什麼問題。
她還當大小姐這是隨便分給她一個任務,給她一個立功的機會。
真的,秋分真以為這是諸盈煙送給她的功勞,為的就是收買人心,讓她以後死心塌地跟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