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民過來的時候,看到育安堂里除了害怕縮成一團的孩子,女人、老人都不見了。
等到男人住的簡易房裡一看,所有的人可不就擠在這個地方嗎?
「老三,這是怎麼了,看樣子,你們這是準備打架了?」
紀民覺得奇怪,紀農在老家的時候,也是脾氣好的人。
這逃了一次荒,脾氣都變了?
紀農正生氣著呢,看到紀民,這表情才緩和了不少:
「二哥,也沒別的事,就是看幾個小子年輕不懂事,得好好教一教。」
紀農沒瞞著紀民,把整件事情說了一遍,一點也沒有要給二狗子這幫年輕人留點面子的意思。
紀民是村里最早逃荒趕往都城的人。
紀民走的時候,就想喊上紀農這個兄弟。
只可惜,那個時候紀農沒覺得事情有這麼嚴重,
想著只要熬一熬,等氣溫升上來,春耕一到就好了。
紀農哪裡想得到,他們壓根兒就沒熬到春耕,就跟在紀民之後沒多久,一起逃荒了。
為此,紀農對紀民這個哥哥佩服得很。
紀農之所以願意帶著一大家子來育安堂,進行什麼隔離,
就是因為聽到官府這麼安排的時候,在官府人的旁邊看到了紀民這個兄弟。
自家人還能害自家人嗎?
明明自已是弟弟,一段時間不見,紀民看著精神頭好,都比紀農這個弟弟更年輕。
只這一眼,紀農知道,紀民到了都城之後,日子肯定是過上了。
一下子,紀農放心,覺得,只要跟著紀民這個哥哥,
他總也能帶著一家子,過上正常的日子的。
第314章 闖一闖
果然,在官府的安排之下,紀農和災民一塊兒到了育安堂,
見到了立在育安堂門口的功德碑,曉得是都城中有那麼多貴人惦記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的生死,
給他們捐了許多銀子,替他們安排住的地方,解決吃喝問題,
絕不會坐視不理,由著他們餓死。
驅逐什麼的,他在來的路上所擔心的事情,一件都不會發生。
吃的有了,住的也有了,自已總算是能睡個安穩覺。
這個晚上,紀農睡得香甜無比。
知道老娘昨天晚上已經接受了大夫的診治,連藥,貴人都付了銀子,全給配好,
自家女人煎上,伺候老娘喝下,紀農只覺得,
自家還沒有逃荒之前,日子都不過如此。
至少就他們家的情況,不是每次老娘身體不舒服,都能請大夫,還開藥的。
只有實在是熬不下去了,才會花銀子看大夫。
憑著這一點,紀農覺得,自已沒有跟錯紀民這個二哥,沒有來錯育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