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1 / 2)

秋月可不就是因為家裡的糧吃不飽,嫌棄秋月,把秋月給丟出來的嗎?

諸老大人覺得,只要種的糧產量夠高,

大家不會再餓挨,那麼像秋月這樣的孩子就會少許多許多。

他見不得百姓忍受飢餓,甚至還因此喪命。

他更不願意見到孩子們被無辜丟棄,最後求生不得,成為野物的口腹之食。

奈何,有些事情,不是人定下目標後經過努力,就一定有成果的。

顯然,諸老大人就是這種情況。

「一樣的,哪怕祖父生前沒有看到,死後,他地下有靈,亦會高興。」

諸尋桃安慰秋月,也是在安慰自已。

諸老大人活著的時候,諸尋桃倒是不介意暴露自已,

願意讓諸老大人發現,她對農事的研究頗深。

但是諸老大人空有一片善心與赤誠,做事卻欠缺了一些章法。

諸尋桃不止一次提醒諸老大人,他做事的先後順序出了極大的問題。

所有研究都是需要經費的支援,因為試驗是極容易失敗的。

甚至在第一次成功之前還有著數不清的失敗。

沒有經費,怎麼堅持研究?

農事不是說種地種得勤快,種的更多一些,每天照料得仔細,糧產就能大幅度提上去的。

這樣的精心伺候,糧產能多,但多得非常有效,怎麼都不可能達到諸老大人要的效果。

這種情況之下,不該是種苗之後的後續工作做得如何,

而該是在第一步發芽之時,就做妥當的處理,才更有助於禾苗的後期成長與結果。

諸尋桃的這套理論在現代已經成熟得不能再成熟,

甚至是人人已經接受習慣的法則。

很多時候,大家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步驟,

大家只是習慣了這個做法,然後知道這麼做好。

諸尋桃更清楚的是,現代的糧種不是大雍朝的糧種可以比的。

第342章 那必須的

單種子這一步,大雍朝就輸得徹底。

一句話,大雍朝的糧,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只要解決了這起跑線上的問題,那麼後續問題,自然可以跟著一起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無奈的是,諸尋桃的這一套理論,以諸老大人當時的見識,

無法理解,自然也就無法認同。

且,諸老大人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囊中羞澀,也撐不起諸尋桃說的那一套。

若非如此,他如此重視諸尋桃,怎麼可能在死前,只給了諸尋桃一個小小的莊子?

只因為這小小的莊子,已經是諸老大人的所有了。

打斷秋月和諸尋桃的回憶,蕭景瑜提醒主僕二人,此時重要的不是諸老大人生前遺願,而是皇上駕臨,

「嫂嫂,大哥帶來的話的意思是,太子希望你能早一步到小莊子去迎駕。」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