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1 / 2)

這些鮮卑人的麥田,與其說是麥田,不如說是在草地上挖了幾個坑隨便插了點麥苗。

一眼望去,麥苗稀稀疏疏、瘦弱不堪,旁邊的雜草反而十分茂盛,幾乎要把麥苗淹沒了。

而且這些麥苗種下位置也疏疏密密、歪歪扭扭各不統一,一點兒都不規整,再加上發黃的葉片,實在有些慘不忍睹。

小麥已經到了要抽穗的關鍵時刻,再拖晚一點,後面就真的沒救了。

若瀾意識到問題的嚴峻,等去別處巡視的農匠們回來匯報完考察結果後,當即商討出了幾條決策,又讓拓跋懷去請獨孤卜和宇文佗過來,向他們傳達了自己的意思。

宇文佗沒說什麼,獨孤卜的臉色有些為難,言辭間還有幾分推脫。

「周大人,我們的族人放牧習慣了,以前從沒種過地,當然不懂其中的訣竅。」

若瀾一笑,「這不是問題,我帶了許多農匠過來,我會把他們派到各個麥田教導你們族人怎麼種田,你們只需按照他們教的做就行了。」

若瀾做事雷厲風行,第二日就有條不紊地安排下來,她將隊伍拆分成幾支小隊,每一隊都分派了兩個涼州親衛,既是震懾,也兼當傳令員,有什麼情況能及時通知。

農匠們幾乎不會鮮卑語,她將其中兩支交給了拓跋懷。

出發前她問過女郎要用什麼態度對待拓跋懷,他畢竟是個不熟悉的鮮卑人,不知道他究竟懷著怎樣的心思,女郎說,若無異狀,該用則用。

若瀾觀察了幾天,發現自己有些看不透這人,但目前來看,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

之前最擔心的病蟲害問題並不突出,那其餘的就都好解決了。

首先要將麥田裡的雜草拔了,還要將土壤松到適宜的程度,再根據每塊地具體的情況澆水施肥。

說來這些鮮卑人種地也十分隨意,他們沒有統一的管理,全憑自己的直覺,有些地澆的水都要將麥苗淹死了,有些地又干地起裂,還有的被羊啃了大半,總之,再離譜的事都有。

如此不過兩三天,經過一番耕作,麥田的就大變了模樣,等到四五天後,原本瘦弱枯黃的麥苗竟然開始換發生機,肉眼可見的在好轉。

無論太陽多麼熾烈,若瀾每天都要去巡視麥田,還要底下各個小隊的人向自己匯報進展,收集難以解決的問題親自去跟獨孤卜和宇文佗溝通,再協商出解決辦法。

中途他們不是沒有以人手不夠推脫過,都被若瀾說服了。

她恩威並施,一說這是王看重的,一定要將麥苗救活否則他會怪罪,你們需要估計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王的怒火;二來又說既然王這麼重視,要是能扭轉局面救回麥苗,今年成功收穫糧食,王必定會大力讚賞獨孤和宇文兩部;再安撫他們現在的忙碌只是暫時的,等這些問題解決,後面就會輕鬆許多。

晚上,她在油燈下將這幾日的情況寫成書信,讓張錚手下的人送回去給女郎。

姜從珚收到她的信,打開一看,果然有不少問題,但若瀾跟人打交道的經驗很豐富,又打著拓跋驍這面旗幟,終於還是順利地進行下去了。

她順便還考察了其它地方,將適宜耕作的田地做了注釋一起送回來。

拓跋懷也沒搗亂,反而十分積極地幫她解決問題,不過若瀾說,有時還是能看出拓跋懷的鬱悶。

姜從珚看到這兒失笑,拓跋懷這個人,再看看吧。

她將資料整理歸檔,繼續計劃接下來的事。

幾日下來,作坊已經建出雛形了,商隊暫時還不到時機,剩下的家僕和匠人之前一直沒安排要事,但總不能一直閒著,問過拓跋驍的意見後,姜從珚決定把其餘產業同時發展起來。

工匠隊伍里最多的是木匠、鐵匠、皮匠、陶土匠等,光是木匠就有輪人、弓人、廬人、車人等多種細分種類,鐵匠中又有冶氏、段氏、築氏等,幾乎囊括了軍事和生活上的所有技能。

拓跋驍要這些人是有用的,他說了自己的要求,姜從珚便主動從他那兒接過任務,現在工匠隊伍不是被她管著嘛。

他一開始有些不願意,「這麼多事會不會累著?」

姜從珚說,「我只是吩咐手下人去做,偶爾問問情況,不會太累的。」

當時男人別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姜從珚只想著要說服他,並沒有想太多,直到晚上,男人撲過來,要了一回還不夠,還要第2回 第三回,她說自己累了拒絕他,男人卻道:「你先前說你不累。」

「……?」這是一回事兒嗎?

「你要是累,就別管那些事了。」

「……」

最新小说: 戀綜,但在修真界 逃亡綜藝,我擁有武俠系統 我那被迫上進的大院生活 無限讀檔的我總被太子殿下讀心 阿姐 攝政王家的嬌嬌又出逃了[重生] 探花郎家的屠戶小娘子 我在男頻文當迷人菟絲花 小通房她又嬌又甜 末世,我靠百億物資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