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1 / 2)

除了長安,固原的消息飛快傳遍四海,天下皆驚。

梁國絕大部分士人都在痛罵姜從珚,罵她身為梁國公主竟幫著胡人篡奪大梁江山。

「她對得起她身上的血脈嗎?」

「真是紅顏禍水。」

「我大梁居然要毀在一個女人手上了……」

……

桓均也知道了,他沉默許久,然後長長嘆了口氣。

他不免想起她離開前兩人那次談話,原以為她那些話是誇大了,梁國還不至於到這種地步,哪裡能想到不過短短兩三年,局勢便如泄閘之洪滔天席捲而來。

是天意嗎?梁國終究會走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另一邊,張延回到涼州後,同樣將固原的事告知了祖父祖母,他是親歷者,比別人知道更多的細節。

「……都怪我不夠謹慎被趙卞算計,阿珚也是被迫的,趙卞不死,阿珚落在他手上豈能有好下場……祖父,你要罰就罰我吧,千萬別生阿珚的氣。」

涼州侯沉默許久,最終一個字都沒說,只是起身時的步伐凝滯了許多,眼神蒼老無力。

太祖啊,您可曾想過大梁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

另一邊,逃回匈奴的烏達鞮侯得知固原後來發生的事後,仰起頭哈哈大笑,笑聲震徹四野。

「簡直是天助我也!」

一個月前,他被拓跋驍一路從固原追到中衛,險些被逼入絕路,戰事正烈時,拓跋驍卻忽然撤走了。

他一開始以為這可能是拓跋驍的陰謀,等後面發現所有鮮卑大軍真的都離開了,他再也顧不上陰謀不陰謀,全力渡河撤兵回匈奴。

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梁軍趁拓跋驍來追自己偷了固原,還抓了他的女人來威脅他退兵,難怪拓跋驍當時顧不上對付自己了。

梁國真是幹了件好事兒啊。

先前拓跋驍答應梁國的求援來對付自己,他還是有些擔心的,但現在,哈哈哈,梁人自己找死,別說今後再想叫拓跋驍來救,拓跋驍不立馬滅了他們都是好的了。

烏達鞮侯又充滿了鬥志,明年,等他明年再次南下,梁國就再也阻擋不住他的鐵蹄了。

這個野心勃勃的匈奴首領,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南方大地。

……

風雲變幻不止,然而,這時候的人們身在局中很難真正的看清,直到無數年後,這段歷史早已落幕,研究梁國滅亡的史學家和文人們才發現,梁國滅亡的轉折點並不是長安城破那日,而是發生在永安十七年九月的這場固原之戰中。

梁國喪失最後的數幾萬精銳,丟失蕭關之外的大片國土,大廈傾頹,更關鍵的,梁國與鮮卑的盟約徹底破裂,使得烏達鞮侯得到信號,再次率領匈奴大軍南下侵略,從而開啟梁國的亡國之路。

這場導致梁國走向滅亡的關鍵性戰役,後世稱之為「固原之變」,待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事發經過,發現這一切都與當時還是梁國公主的姜從珚有關,她親手射殺趙卞,主導了固原後續走向,又夾雜了拓跋驍要美人不要江山的驚世之舉,千百年為人津津樂道流傳不絕,於是,民間又將「固原之變」賦予了一個更加浪漫傳奇的名字——傾城亂。

第164章 「我都幫你了,你也幫……

永安十七年的冬天格外難熬。

固原之變發生後, 朝野內外動盪不安,一時間人人自危,生怕拓跋驍趁機南下,這也是梁帝暫時願意留下姜淮的原因, 真開戰的話, 佑安難道真能不管她親爹?

朝廷再次整軍, 從青州、荊州、徐州徵調十萬兵馬奔赴蕭關、榆關、函谷關嚴陣以待, 幸而觀望一段時日後發現, 拓跋驍把大軍屯駐靈武、固原和中衛, 一直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反而在十月中旬時帶著一部分鮮卑軍返回了王庭。

梁國上下鬆了口氣,終於從破國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烏達鞮侯敗走,拓跋驍返回鮮卑,梁國除了損失些將士和國土, 一時間好像又恢復了平靜, 但風雲已經湧起,又怎會悄無聲息地落下帷幕。

梁國打了敗仗,梁帝不能要姜淮的命,又拿姜從珚沒辦法,最後將怒火盡數發泄到了趙氏一族和涼州上。

要不是趙卞無能又貪功,大梁怎會落到如今這個地步?還有張延, 竟夥同那個逆女坑殺大梁將士, 這樣的罪行便是誅他全族都不為過!

梁帝當即派人去涼州下詔,以謀逆的罪名將張延綁回長安, 又下令將趙氏所有族人捉拿入獄,男丁盡數斬首,女眷充入掖庭為婢, 連趙貴妃都沒能倖免,被褫奪了貴妃之位,打入冷宮。

儘管在此之前她就被梁帝冷落了,可彼時的她還有個貴妃的名頭,趙氏一族也還沒倒台,日子雖不如從前風光,忍一忍也能過,直到現在她才算真正跌進了泥里,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最新小说: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宮牆之內有惡犬 錯折瓊枝 男主為何那樣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如何扮演嬌妻迫害男主 校園文男主的作精初戀 我,愛豆,爆紅修仙界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