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眾人對這句話嗤之以鼻,一代梟雄怎麼會因為女人的幾句枕邊風就放棄自己的大業,直到有人提起幾年前的固原之變,聽說趙卞抓了佑安公主逼拓跋驍退兵,他還真退了。
他真做到了要美人不要江山。
這樣看來,似乎也不是沒有希望?
當然,不說姜從珚會不會按他們的想法去做,已經到這般境地了,只能死馬當活馬醫醫t,萬一成功了呢。
桓均冷眼看著這一切。
眾人把姜淮請了出來,姜淮連忙拒絕。
「拓跋驍野心勃勃志在天下,我如何有這本事能勸退他?」
直到眾人輪番上陣相勸,「可佑安公主是殿下親女,您作為父親親自寫信相勸,她看在您的面子上去勸勸漠北王,或許就會有轉機呢,就算不成也無妨,只是試試……」
他們說了這麼多理由,姜淮實在推脫不過,這才同意提筆。
在眾人見證下,他很快將信寫好,用詞情真意切,從父女之情談到家國大義,見之令人動容。
大家似乎看了希望,連忙派人快馬加鞭前往荊州,再渡過江水抵達南陽,將信送到姜從珚面前。
——
拓跋驍率大軍抵達南陽後,卻沒立刻發動進攻。
南陽本地有原梁國的水軍,數量不多,但戰船齊備,還有船塢,去年拓跋驍發兵迅速,戰火主要集中在了關中那一片地區,南陽還未被匈奴踐踏,這些船只得以保留下來,算得上是拓跋驍的助力,但還需要磨合。
南方作戰跟北方陸地截然不同,他現在便先要整頓這些水軍來為自己所用,他確實沒多少經驗,幸好蕭易經驗豐富從旁輔佐建議。
姜從珚還啟用了周泓,他是周侯後人,在梁國百姓中頗有威望,由他出面協助拓跋驍整頓軍務,穩定了漢軍人心,不過半個多月,再去江邊巡視,面貌已經截然不同了。
這一支由漢人和鮮卑人、騎兵、步兵和水軍組成的複雜軍隊,尋常人恐怕光是想著怎麼協調便頭疼得不行了,拓跋驍卻表現出驚人的天賦。
在軍事上面,無論什麼情況他總是一點就透,甚至有種近乎變態的直覺,直切要害,不過一段時日,他已領略要點,根本看不出他以前沒接觸過水戰。
這日,姜從珚跟他一起登上江邊的高台檢閱整軍成果,彼時鼓聲如雷,驚濤拍岸,氣勢震天,隔著寬闊的江面都能傳到對岸去。
她居高臨下地看著下面烏壓壓的數萬精銳,這樣的氛圍確實容易叫人豪情萬丈,生出一統天下的氣魄。再看遠處的朝陽和閃著粼粼金光的江面,難怪古往今來這片土地上演了這麼多王朝更迭的故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但再美的山河,也要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才能讓人欣賞到。
及至下午,兩人終於巡視完,回到軍帳,這時兕子來報,「公主,南梁派人送信來了。」
「嗯?」姜從珚揚了揚眉,「來者是誰?」
「一個叫塗橋的人,說是替楚王來送信的。」
楚王?
姜從珚讓她把人帶過來。
塗橋一進帳,發現除了姜從珚,拓跋驍竟然也在,瞪大了眼,握著手裡的信,一時躊躇住了。
「不是說有信要給我?」姜從珚看著他道。
塗橋只好硬著頭皮把信遞給兕子,再由她轉交給姜從珚。
姜從珚展開一看,笑了笑。
確實是父親的筆跡,信的內容也都是希望她勸拓跋驍停戰的話,但她知道他必不是這個意思。
不用多說,光看送信之人她就知道這必定是建康朝廷里的人用「大義」說服父親寫的。
「我已悉知了,稍後就回信一封派使者送去。」
她語氣平淡,叫塗橋分不清她究竟是什麼意思,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塗橋被帶下去,姜從珚朝拓跋驍揚了揚信紙,「你想知道父親寫了什麼嗎?」
拓跋驍聽到她俏皮的語氣,表情這般靈動,很給面子地配合,「什麼?」
「你自己看。」
拓跋驍接過信,迅速瀏覽完,嗤了下,顯然他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這也不是壞事兒。」姜從珚又道。
「嗯?」
姜從珚想了想,讓人把崔岑叫過來。
拓跋驍每占領一個地方,她都會接見當地的官員和士族,此舉主要是安撫人心,當然也是趁機改革。
其中有願意投誠的,也有不願的,姜從珚便從中挑出得用的人為己所用。崔岑就是其中一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