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2 / 2)

又過了幾日,整個書院的夫子,每日中午都會統一差人出去在沈宣那裡買一杯茶水。書院裡的學生們見了,對這蜂蜜吉士茶就更是推崇。

只說是先生們都愛喝的茶水,連之前不太感興趣的學生們都去買了來嘗。

因著這茶水在樂州書院裡出了名,漸漸的,便有人將蜂蜜吉士茶的名聲傳到了歸雲樓的雅集裡。

樂州書院的夫子,聘請的都是有才學的名士,在樂州城裡的文人雅士之中也是有些頭臉的。

聽說了他們最近都熱愛喝那攤子上的蜂蜜吉士茶,雅集上便有客人跟風,遣了自家小廝去買。

而這些客人嘗過茶水以後,往往又成了沈宣的常客,每每去雅集會友,就要花錢買一杯蜂蜜吉士茶喝。

一時間,沈宣的茶水賣的太快,有時中午剛過就已全部賣完了。

葛寡婦見沈宣的生意這麼好,便勸他每日再多賣一些,然而沈宣卻是堅持每天只賣二百杯,多的一杯也不賣。

畢竟他這攤子只有一人,每日賣個兩百杯就已經累死了。

要是讓他再加人手,又沒有可靠之人,還不如少買一些,讓自己的茶水奇貨可居。

就比如最近,因著有雅集裡的貴客特地讓他幫著留一杯茶水,他就接了兩次打賞。

這些賞錢一次也有個一兩半兩,足足抵得上賣好幾十杯茶,也算是一種良性循環。

樂州知府家的吳公子今日在歸雲樓宴請賓客。

他包下了最豪華的廂房,上了店裡最好的席面和雲頂毛尖。遍邀樂州城內的文人雅士,與他們談古論今。

然而宴席進行到了一半,他卻發現有不少賓客使了自家小廝,去歸雲樓外面的攤子上另外買了茶水。

難道是自己請的茶水還不夠好?吳公子皺眉,就讓身邊的小廝去打聽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番打探下來,才知道原來錦鯉街上又多了一家茶水攤點,賣一種蜂蜜吉士茶。據說滋味極好,每日還限定數量。這些文人雅士們紛紛追捧,經常會使自家小廝去買這種茶來喝。

吳公子聽了,便索性使人去把沈宣攤子上剩下的茶水全包圓了。只說是讓客人不必拘束,只管暢飲。

他親自嘗過之後,才發覺這茶水果然味道極佳,又特地打包了幾杯孝敬到父親吳知府那邊。

如此一來,沈宣的蜂蜜吉士茶更是名聲大噪,不光是錦鯉街的學生與文人們,也有一些名門官眷的特地來此,就為了喝一杯沈宣的茶。

第25章

沈宣剛開始賣茶水的時候,想過自己的茶水會賣的不錯,但卻沒有預料到會如此出名。

他如今每日早上剛出攤不久,攤子外面就會排上長隊,不過兩個時辰就全部賣完了。

像樂州書院的先生們,因著怕搶不到茶水,還主動與他定了個長約,一次性給了他幾兩銀子,要求他每日都送茶水上門。

蜂蜜吉士茶這般出名,沈宣得的賞錢更多了,心中不知為何卻是覺得太過了一些,總有一絲隱隱的不安。

不過現下風平浪靜,沈宣也不可能因著這一絲擔心就不做生意了。

他還是照常每日出攤,下午有了空閒的時間,就開始幫著鍾小妹走訪錦鯉街的繡坊。

衣食住行是百姓們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光是錦鯉街上的繡坊就有三家。

沈宣一一詢問過去,便發現各家繡坊都養有繡娘,除此以外,也會收外面的繡品。只是對繡品的手藝要求會比較高。

鍾小妹擅長的納鞋底和縫衣服,雖然手藝不錯,但城中女子哥兒幾乎人人都會,算不得本事,在繡坊也接不到什麼活計。

繡坊最基礎的活計就是繡手帕,在手帕上繡一個銅板大小的梅花圖案,就能收兩文錢。若是圖案有雞子大小,那就能得五文。

熟練的繡娘一日就能繡好四五塊手帕,賺個十幾文錢不在話下,一年怎麼也能賺得三五兩銀子。

若是手藝練出來了,能繡更多更複雜的繡品,一個月幾兩銀子也不是沒有。

沈宣打探的時候就見到了一個擅長雙面繡手藝的繡娘,把一根絲線分成極細的數股,繡出來的繡品活靈活現。

她三個多月才能繡好一副四尺見方的雙面屏風,但一拿到繡坊就能賣上二十兩銀子,且很快就被大戶人家給買走了。

這女子的手藝已經超過了樂州城裡大戶人家的家養繡娘,有了這樣的手藝,又何愁過不上好日子?

最新小说: 快穿:小嬌寶被戀愛腦大佬寵瘋啦 重生後把大佬撩乖了 一個熟悉女人的來信 如煙 去他的炮灰,老子要做大sai迷 末世:苟進深山老林瀟灑過活 拯救那個失明男配 快穿:尤物穿成萬人嫌工具人女配 一覺醒來當婆婆了 東宮嬌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