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金桂早就被沈宣給收攏好了,此時被尤媽媽責問,自是幫著沈宣掩飾。
金桂忙開口說道:「尤媽媽罵的是,此事都是我們沒有提點沈哥兒。見他玩的開心,就將此事忘了。」
金枝也跟著說道:「我們平日裡出門也少,今日跟著沈哥兒出去,也是玩的忘了,尤媽媽你責罵我們吧。」
尤媽媽見金枝金桂說的與沈宣也差不多,才覺得沈宣說的應當是真的?
於是她便咳嗽一聲說道:「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就上報了夫人,扣你們的月例,聽到了麼?」
金枝金桂連忙一口應下,尤媽媽這才轉身離開。
待她走了以後,沈宣才回到屋內,又對金枝金桂說道:「薛家每個月給你們發多少月例?」
「三等隨侍一個月是一百文錢。」金桂說道。
「行,以後薛家那邊的錢我不管,你們給我做事,我每個月單獨給你們發二百文月例。」沈宣說道。
金枝金桂聽了又是大喜,立刻對著沈宣磕頭謝恩。
心道沈宣確實是比薛家大方多了,不算每個月額外賞賜的,竟還有雙倍的月例。
以後就算是不要薛家的月例了,也要把沈宣給伺候好了,畢竟跟著夫人在薛家到頭了也就是個小小三等隨侍,跟著沈宣往後才有前途。
再說沈宣用了晚飯後,就躺著床上又開始思索起自己的創業大計。
原本的點子還未開始就因為缺錢中道崩阻。他不得不先放下在擲金街開美容鋪子的想法,改做小成本的生意。
要說成本低的話,那還是小吃茶水生意最為簡單。鋪子門臉也不需要太大,只要有個後院,有口井,可以打水生火就行。
沈宣仔細想了想,決定這小吃生意還是要在擲金街上做。
蜂蜜吉士茶他是不可能賣了,但小吃的話,往往比較油膩,學子們怕弄髒了書,其實在國子監附近不如茶水好賣。
而狀元橋的酒樓茶館格調都比較高雅,是不允許小商小販進去叫賣的,光靠著裡面的客人出來買的話,賺的自然不會太多。
但擲金街的秦樓楚館客人眾多,附近的戲院也是有不少客人的。
且這些地方不講究什麼逼格,是允許附近的小攤小販進去叫賣走店的。
相對來說,擲金街的生意肯定會比狀元橋要好一些。
這等小生意就是這樣,雖然成本低廉,但因為賣不起價格,所以上限也低。
沈宣如今最想做的還是那美容鋪子的生意,做小吃不過是過度一下。
那擲金街上做小吃的攤販和店鋪無數,同質化的不少。光是餛飩攤子就有三家,賣包子的也有兩個。
沈宣仔細想了想現代世界的各種街頭小吃,倒是有不少東西他都還沒在這擲金街上見到。
其中任意一樣拿出來售賣,應當都能吸引到顧客。
最後經過了一番篩選之後,沈宣決定挑兩樣容易下酒的小吃來做。
畢竟附近青樓和戲院裡喝酒的客人多,他們也是平日裡最愛購買各種小吃下酒的。
第45章
這小吃一樣是炸雞一樣是紅油串串,兩個都是重口味,且氣味濃郁,更容易吸引到路過的客人。
鋪子他決定只租一間很小的門臉,畢竟只賣這兩樣小吃,地方夠用就行。
他自己如今礙著世子未婚夫郞的身份,是不能親自去叫賣的,就還得去人市上買兩個人來用。
這一樣樣事情說起來簡單,但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做好的。
先是小吃的口味,就炸雞來說,沈宣雖然吃過不少,在現代世界念書的時候也自己做過,但大多數都是現成的醃料。
現在他要在大晉開店,自是沒有那麼容易,醃料也得自己調配。
翌日,沈宣一早又出了門。他先去了一趟市集,循著味覺記憶買了大蒜、洋蔥、黑白胡椒、辣椒、薑黃、茴香、花椒、孜然、芝麻、花生、蝦皮、干海貝等等各色香料和配料回去。
等到了家裡,就進了廚房,說是饞了老家的吃食,想要自己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