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聽後便又問道:「那若是我此刻給你兩個差事讓你挑選,你又會選哪個?」
晉武帝說著拿來兩張白紙,再每張上面寫下了一行字。
一旁伺候的蘇公公此時便將那兩張紙條拿到薛鳳麟面前,請他過目。
薛鳳麟一看,那紙條上一張寫著砂州府五品知州、一張寫著翰林院七品編修的差事。
咋一看那五品知州品級更高,但砂州地處大晉南方,是十分荒僻貧窮之所。而翰林院七品編修的差事不僅能留任京中,且在往年一直都是狀元、榜眼和探花這樣的前三甲才有的好差事。
翰林院這地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皇上的秘書處,所有進入了翰林院的進士都有機會成為晉武帝身邊的近臣。
之前凡是入了翰林院之人,有不少升官都是一路平步青雲。就算混的不好的,只要不出事,也可靠著熬資歷做到六部尚書。
這等好事,新科進士們只要不傻,自是人人想要進去的。
只是這翰林院的位置一向都是由朝中清流一派把持著,裡面的官員也全都是清流一派,薛鳳麟這樣的勛貴世家子弟進去了,在他們手上定是討不著什麼便宜。
且這差事就是文職閒差,與薛鳳麟方才說到的為大晉百姓做些實事的想法又有不符。
薛鳳麟愣了愣,看著兩張紙條思索了一番。
晉武帝這是在故意考驗自己?
他回想著今日發生的一切,仔細揣摩著晉武帝的用意。
晉武帝本可以隨便給了他一甲十名的名次作罷,再安排他一個京中閒職。然而最終卻給了他一甲四名的名次,還兩次主動向他提出一些刁鑽的問題。
這二選一的難題雖然讓他難以抉擇,但翰林院編修的職位絕不是什麼差勁的差事。而砂州再窮再偏,那也是五品知州,正符合薛鳳麟想要為大晉百姓做些實事的想法。
他閉目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才睜開雙目說道:「我選砂州知州。」
說罷便拿了那張寫了砂州知州的紙條。
大殿上的朝臣們見狀倒是面露驚訝,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了一番。此時晉武帝才笑著說道:「好,你倒是有志氣。只是你若是外放,沒有功績可是回不了京的,你父親若是知道了,還不知會如何作想。」
「我能為大晉效力,回報陛下恩賜,父親自當是深感榮耀。」薛鳳麟此時又開口說道。
「既如此,那朕便如了你的願,封你做砂州的知州吧。」晉武帝說著在皇榜上落筆,最終訂下了薛鳳麟的差事。
之後才依照慣例,將前三甲授官了翰林院編修之職。
待授官結束以後,登科大典也算是正式結束。蘇公公這時才走到薛鳳麟身邊說道:「世子請跟我過來。」
薛鳳麟連忙跟在蘇公公的身後,一路走到了御書房,在門口等了一會兒以後,才見晉武帝從外面走了進來,看到他以後才道:「薛鳳麟,今日你說要求朕一件事,現在倒是可以說了,到底是什麼事啊?」
「謝陛下成全。」薛鳳麟聞言連忙跟了進去,剛準備要下跪,便見晉武帝擺了擺手道:「算了,不必拘禮,你坐吧。你也算是朕看著長大的後輩,這種場合倒也不必那麼多規矩。」
薛鳳麟聽令坐下,此時才十分鄭重的對晉武帝說道:「陛下,我想求您賜我一樁親事!」
晉武帝聽了抬頭看他一眼,頓了頓後才皺眉道:「我記得京中一直傳你與沈家哥兒有親,難道你是看上了什麼別的人,所以才過來求我?」
「若是如此,此事我不能答應。那沈哥兒畢竟是你生母之前訂下的人,你作為親兒子,還是要信守承諾才是,也免得落人話柄。」
晉武帝年紀大了,這些時日見過了沈宣以後,自是又想起了沈國公的好。
他心中本就對沈宣有些愧疚,自是覺得將他許給薛鳳麟這樣的才俊也算是補償他了。
薛鳳麟聞言卻是連忙說道:「陛下誤會了。臣這親事並非是求的別人,反而正是這沈哥兒。」
「只因沈哥兒家中沒有父母,娘家無人撐腰。臣怕就這樣娶了他,會因他的身份讓他在臣家中受委屈。所以才想來求陛下親自賜婚,也好讓他風光體面的嫁過來。」
晉武帝倒是沒想到薛鳳麟過來求他的竟是此事,他愣了愣後,又仔細打量了薛鳳麟一番才道:「你對那沈哥兒倒是真用心,你二人身份差異巨大,他對你又毫無助力,還是個不易生養的哥兒,難道就因你生母之前訂下了親事,你就能對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