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的時間一晃而過,眼看著又到了十月秋收的季節,趙寶珠辛苦了十個月,承包的沙田裡的甘蔗終於大豐收了。
他雖是第一次種植甘蔗,但尚管事指導的細緻,甘蔗地有什麼問題他又問的勤,地里的甘蔗一直長得不錯,一些病蟲害的小問題也都及時控制住了。
甘蔗完全成熟了以後,尚管事便讓趙寶珠把地里的甘蔗全都收了。
他將甘蔗捆好堆在一起,附近的糖廠里便來了幾個工人,用推車將甘蔗一批批的運了過去。
待全部收完以後,尚管事便叫了趙寶珠過去,讓他拿著地契去一趟糖廠,讓裡面的帳房給他數了一貫半錢,也就是一千五百文錢!
「謝謝二位管事!」拿著沉甸甸的銅板,趙寶珠忍不住有些激動!這還是他自己第一次掙到這麼多的錢!
那發錢的帳房見他年紀不大,便開口問道:「你這地租今年的就算是結束了,還要再續麼?要是願意再續,就趕緊定下,明天春天開始再種一茬。」
瑩娘如今已經在糖廠里上班了,收入也算不錯。趙寶珠一個哥兒,日後能進糖廠也好,倒是沒必要再做種田這麼辛苦的工作。
那尚管事與趙寶珠也算熟了,便開口勸道:「你一個哥兒,年紀也不大。今年掙了錢便罷了,明年這地就別種了,在家休息休息,等過幾年長大了,再想法子和你娘一樣進糖廠。」
糖廠招人有年紀限制,只招收十六歲以上的,趙寶珠年紀太小,這四五年裡都是進不去的。
哪知道趙寶珠聽了,卻是搖搖頭道:「要進糖廠,也是等我大了以後再說。現在我在家呆著也是沒事兒,能種上幾畝田,補貼些家用不是更好?這三畝沙田我是一定要繼續租的。」
那帳房聽了,便當場給趙寶珠續了約,還是他之前定下的那三畝田。
尚管事看在眼裡,卻是暗暗點了點頭。這趙寶珠他接觸的多了,知道是個好的。這般勤快的小哥兒,他心裡也是欣賞的。
正巧他家裡還有個小兒子沒有成婚,與趙寶珠年歲也差不多大。
尚管事心中便留了個意,想著再等上兩年,等趙寶珠大些了,去找瑩娘提個親,把他給自己小兒子定下來。
他們莊稼人娶妻娶賢,最看重的就是一個踏實能幹。趙寶珠家裡雖然條件一般,但他和瑩娘都是勤快人,品質也不錯,尚管事還是挺看好的。
當然了,此事如今也不過是尚管事心中的一念,數年後到底能不能成,這都是以後才能得知的事情了。
種了大半年的甘蔗終於豐收了,沈宣的糖廠也要開始正式重新招人了。
這一次因著投入產出的規模擴大,沈宣便決定新招一百個人,要求還是與之前一樣,無論性別,只看年紀與能力。
年紀太大太小的,邋裡邋遢的,幹事兒不夠利落的,有過前科的全部不要。就這般貼了個招聘的告示出去,糖廠外面就排起了長隊,一下子報名了一千多號人。
管事的再從這一千多人里選出適合的工人,就花了整整三日,最後留下的皆是得用之人,與他們簽訂了合約之後才算正式成為了糖廠的新員工。
糖廠之前的十多名老工人如今已經成了老手,沈宣便讓管事的將他們一起升了個職,作為新的管事分別管理一隊新來的工人,教授他們製糖,也好減輕總管事的負擔。
這些新管事職位提升上去了,拿到的工錢自是也翻了個倍。
就好似瑩娘這樣的,從沒想過自己一個寡婦竟也有做成管事的一天。拿著一天二十文的工錢,手下又管著幾個人。瑩娘覺得自己的腰杆子都直了不少,說話也比之前更有底氣了。
雲朵糖的產量起來了,沈宣的宣記雲朵糖鋪子也正式開到了京城裡。
因著不能回京,鋪子他是沒有功夫去管的。好在有葉秘在京中幫著他操持,鋪子很快也是開設了起來。
京城的人比彭州有錢的多。雲朵糖這樣的糖果,在彭州一日只能賣出二十多兩銀子,在京城裡可就算是翻了個六七倍!
葉秘也沒想到雲朵糖的生意竟然會這般好,一時間鋪子裡的人手不夠用了,連自己的陪嫁隨侍都帶了過去,又匆匆忙忙去買了人來,就這般還是忙得腳不沾地。
沈宣自是不會讓葉秘白忙,私底下分了一成的乾股給他。
葉秘本就幫著沈宣管帳,一年下來掙了不少分紅。這下又拿到了雲朵糖鋪的乾股,所得的收益就更多了。
他嫁入王家算是平嫁,雖然多年未曾誕下一子半女,但因著帶過去的嫁妝不少,王家人待他也還算恭敬。
如今他一年收益加起來竟有數千兩銀子,在京中的內眷中也算得上是一筆巨款,王家人待他便更是敬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