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1 / 2)

她當著諸人面稱讚:ldquo這枸杞頭、灌漿饅頭尤好,你與我打包起來一些,我帶走回去,叫宮裡的姊妹也都嘗嘗鮮。rdquo

枸杞頭是素蔬倒沒什麼,灌漿饅頭廢了她一番心思,里三層外三層的保溫功夫做好,這才交到何姑姑身邊跟著的小宮女手上。

小姑娘伶俐、聰慧,一點就透,何姑姑臉上露出一絲讚許,私下單獨對她說道:ldquo小娘子前程遠大,好好地做著,莫辜負了蔡內侍一番苦心。rdquo

虞蘅笑,那當然啦,全副身家都在此了。

貸了市易務的銀錢,每月需得還款,一月一月跟後世房貸車貸似的,想不到我如今也成ldquo房奴rdquo,不過不是住房,而是商產。一想到住房,虞蘅又頭痛起來helliphellip上回謝夫人說她如今一個大酒店掌柜,還與員工擠在小院屋舍里,實在不像樣子,商行的人也會因此而看不起。

若說老店每月能有利錢七八十貫,還貸、員工工錢便要去掉一半,還剩下周轉的,或許一月能攢個小十貫?一年便是一百餘貫,還有浮白館、點心鋪子等的盈利helliphellip努努力,在這汴京城內買一套兩進院子,似乎也不是很遠。

當然,這些要建立在自己ldquo安於現狀rdquo且收入穩定的基礎上。

何姑姑走後,店裡的客人跟風,也點她點過那幾道菜。

阿柳炒枸杞頭炒到煩死,整個廚房,一股子野菜的清香。

凡是野菜,都比菜農常種那幾種蔬菜多一段清香,在這些個野菜裡頭,虞蘅覺得枸杞頭的香氣尤甚於薺菜,最適合涼拌了吃。

野菜涼拌做法總類似,有個通用的調料,焯過水,切得碎碎的,喜歡的同切些香乾與姜蔥丁,換作雞蛋干或許也行,再澆上油醋調的汁子,一點蝦米,拌勻,入口很清很香,春天到清明這段時間,但凡吃到這種味道,都會有一種恨不得死在春天之感。

當然那樣也太不正能量了,於是虞蘅又做了油鹽炒枸杞葉,有清肝明目、退熱解毒的功效。

油是用的菜油,蒜瓣爆香,下鍋快炒,調味只一點鹽,又是極清香的味道,吃過便又不想死了,畢竟還有很多枸杞葉的做法沒有吃、也還沒有吃膩。

客人們也很買帳,誇讚另一道蔞蒿薹子,ldquo脆,嫩,清香清香rdquo食之,胃口大開。

有長安口音客人問虞蘅:ldquo虞娘子怎麼盡喜歡做些南飯,是從南方來的?既在京中做生意,也該多做些北方菜,牛、羊一類的,照顧照顧北人口味。rdquo

什麼水八仙、各種野菜,還有各種魚、蝦做法,迥異京城風味。

虞蘅一愣,因為前輩子生長在北方,她從來自詡是北人,吃食口味、習慣也向北靠攏,可真遇上地道北方人,才發現原來這一世潛移默化受的影響並不少。

做菜時習慣性放點糖提鮮,還有清淡的調味、以炒菜為主的菜譜helliphellip

一個蜀地口音,還背著劍的客人,斜眼回去:ldquo外邊那麼多北人開的館子,你這廝想吃,換家店便是,何苦來挑剔我們南人愛吃的?rdquo

眼看著就要惹出一場南北之爭,虞蘅失笑:ldquo客人們吃著好就行了,管它南北做甚。rdquo

旁的客人也說是這個理:

ldquo好吃就行,管那麼多做甚!吃飯的莫打廚子。rdquo

ldquo三四月的枸杞頭還成,到了五月里,便要開花結果子,當然趁此時節多吃幾頓。rdquo

長安來的客人爭不過他們,便佯嘴裝傻沒聽見。

方才那個負劍客人拿著水囊走過來:ldquo小娘子,給我打滿你家新釀!rdquo

虞蘅笑問:ldquo我們家好酒都是些花釀果釀,不醉人的,客人若要烈酒,不若去前頭玉壺春瞧瞧。rdquo

那劍客詫異,竟有將生意往外推的,喚店裡跑腿去打了酒,再回來,一人一馬一劍,便又朝北行去。

這樣自由散漫肆意瀟灑的快活日子,虞蘅也當真羨慕,誰小時候看金庸還沒做過仗劍走天涯鋤強扶弱的英雄夢呢,搖搖頭,又隱回櫃檯中,感謝如今的太平世道啊。

愚民們顯然不清楚如今太平多拜誰所賜,高談闊論著人家的八卦下酒。

ldquo端王進京,又尋到昔日謝尚書墓前祭拜了,那篇lsquo祭賢公文rsquo,當真是字字肺腑感人。rdquo

ldquo嗤,叫這位老王爺記掛的難道是謝尚書?你沒聽說過聽說當年端王還是三皇子時,與那尚書府獨女mdashmdashrdquo

後邊的香艷秘辛,隱在眾人心照不宣的笑容中。

ldquo諸位年小,想必沒見識過當年謝家娘子好風華。rdquo

一個穿綺羅的中年商人,溫潤模樣,言語頗感慨,ldquo那是我亦年小,瞧著端王與謝家娘子站在一處,當真一對璧人,可惜。rdquo

一個老書生聽了他的話,嗤之以鼻:ldquo什麼風華什麼才女,不過仗著有幾分小聰明,便妄想攀附龍子,好在端王爺未被美色所惑,乃真智者。rdquo

最新小说: 喚春 爭鸞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無限流天賦抽到狐狸精怎麼破 恐怖屋的經營日常 貓貓我?可人貓殊途啊喂[娛樂圈] 雄蟲的嬌夫修煉手冊 他是異種們唯一的撫慰劑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逃荒有空間,大佬全家種田吃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