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1 / 2)

虞蘅斟酌了一下:ldquo月錢,便還是按先前的給,吃住不須你們費心。再有就是,跟總店裡一樣,每人手頭上的事情若做好了,另有一筆相當於月錢十數之二的lsquo績效rsquo。rdquo

曾經打工人苦扣分制績效久矣,是以當自己翻身做主時,便整了個倍數制績效出來,起的是激勵作用。

人手不需愁,等鋪面翻修動工的時候,又開始新擬菜單子。

雖是分店,也不全是復刻總店的樣式。汴京虞記主打的是豕肉菜系,而清江分店,因有著天然水資源的便利,更適合引入各種新鮮的魚肉菜,雙椒魚、干燜魚、酒糟魚並各色清淡鮮甜羹湯等符合當地人口味的。畢竟小縣城不比繁華安樂的汴京,外來人口幾乎沒有。

金秋水漲魚也肥,林子裡的筍也都厚了,人家去歲冬正月醃的臘肉新熟,虞蘅打頭讓阿盼幾人試的第一道菜就是筍片火腿蒸魚。

便是在跟著虞蘅吃慣了山珍河鮮的阿盼眼裡,這道菜也絕對算ldquo細糠rdquo了,滋味頂頂好,用料又講究。

醃火腿的功夫是十分精深的,非老師傅不能掌握,虞蘅從小沒有學過,只知道大抵醃製一根好腿要從選腿開始,經歷整形、鹽醃、晾曬、松熏好幾個階段,才有那回味無窮的濃烈香氣。

雖不會實操,但知道從哪能買著好火腿,便也能解決問題。清江縣上游有個劉家塢,村民大多以制醃臘為業,已有近百年傳承,劉氏族人所制ldquo劉腿rdquo,在平江一帶蔚為著名。質量有保障、貨源又穩定,無疑是很合適的供應商。

至於魚,本該是鱖魚最相得,但是時節原因,只好換成鱸魚,也肉嫩刺少,想來味道不會差。在魚背面斜切幾道平行刀口,再往縫隙中填上嫩筍尖、薄薄火腿片,這樣就已經夠鮮了,再加一些醇釀花雕,上鍋蒸熟。

隨鍋蓋揭開,酒香松香與筍香,一併迸了出來。

騰騰白汽散盡,寬邊長盤當中蒸出來一汪清湯,魚肉細嫩,火肉紅白,頂上擺一堆翠綠清爽的蔥絲,這便好了。

挾一塊魚腹上的嫩肉,在嘴裡抿開,魚腥氣一點沒有,全是火肉咸香,當中大概還摻了一絲筍子清香,鮮得阿盼咂舌頭,原來,蘅娘子以前還是保留實力了呢。

這便是因地制宜了,氣候、人文與當地飲食習慣總息息相關。比如汴京四季分明,店裡銷量最好的是各種滋味濃郁的肉菜,江南濕潤多雨,文人情懷頗盛,流行清爽淡薄口味和食不厭精風格,看如今當地一些食店的菜單,已經有後世一些蘇菜雛形了。

裝修倒是無需費什麼心思,照著總店虞記來就是了,河邊視野還開闊,推開窗就是水景,圍欄邊種了一排蜀葵,繽紛得很,牆頂垂下繡球與山茶花樹的枝椏,待到來年開春,想必是十分地好看。

等分店真正開業時,已經臨近年關底下了。

虞蘅仍然一樣寫了信去汴京,一是告訴蘇靜雲幾人,這邊虞記的情況,二是整理先前收到的回信。

所有來信中,又以一封未署名的最叫人沒頭腦。

ldquo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rdquo

虞蘅認得這一筆好字,還有這有話不直言喜歡拐彎抹角的風格,讀來叫人會心一笑。

她將信都收折起來放好,一抬頭,堂伯家的小侄女正扒在門邊偷看她。

ldquo阿玥怎來了?rdquo虞蘅蹲下來捏捏她髮髻。

ldquo族老們叫九姑姑過去呢。rdquo虞蘅在族中行九,小姑娘口中的ldquo九姑姑rdquo正是她不錯。

該來的到底來了,虞蘅點點頭:ldquo知道了。rdquo

因在家穿的很是隨意,頭髮也半扎半挽,虞蘅換了身體面衣裳才過去。到虞氏議事堂,已經坐了一圈長輩。

族長約莫五十多歲,鬚髮花白,是個德高望重的老者,虞蘅須得喚他一聲叔公,還有幾位關係較近的族叔伯,俱都在。

虞蘅揣著視死如歸心,他們亦是滿臉複雜,直至前陣京城傳來褒獎虞蘅爹娘的旨意,他們才知道原來族人竟遭了這樣大的冤屈,不肯與端王做局誣陷好官,於是被忌憚記恨,死得那樣壯烈。再一打聽,官家怎麼忽然想起給好些年前的案子翻案了?等打聽清楚了,看虞蘅眼神就更複雜了。

給虞霖、沈杺牌位上了香,奉了祭品,族長重新坐下來,問候她近況。

虞蘅緊張便緊張在這,北邊還打仗呢,他們會不會叫她回家,會不會覺得她ldquo離經叛道rdquo,再尋個長輩管束她。畢竟,成了家的才是ldquo大人rdquo,眼下她在他們眼裡,還是個ldquo孩子rdquo呢。

好在族長只是老,卻並不頑固,聽說了她的經歷,只唏噓了一句:ldquo此是你的機遇。rdquo

剩下其餘族人,便更沒什麼好說的了,七嘴八舌地叮囑寒暄:

ldquo你四伯家的大郎亦在汴京,我已寫信遞去,日後你倆互相能有個照應,是極好的。rdquo

ldquo小九真是長大了許多。rdquo

最新小说: 喚春 爭鸞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無限流天賦抽到狐狸精怎麼破 恐怖屋的經營日常 貓貓我?可人貓殊途啊喂[娛樂圈] 雄蟲的嬌夫修煉手冊 他是異種們唯一的撫慰劑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逃荒有空間,大佬全家種田吃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