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2 / 2)

汴京說規矩定是有的,但風氣尚算開放,女子也能走街串巷擺攤賣東西,就是高門貴女,也不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她們每逢年節都會出來喝茶玩樂,閨閣里作詩、喝酒、投壺、泛舟等,許多有趣的解乏遊戲。甚至大多才情兼備,詩畫不輸男子,乃至能流傳在外。

在兩晉時,甚至流行父兄做賦,以誇讚炫耀自家女兒妹妹的天人之姿,斐然文采。

所以,元娘哪怕稍稍和他們有些接觸交談也無妨,說到底,她家也只是市井小戶,若非王婆婆管得嚴,她有時也要在鋪子裡搭把手,見的客人有男有女。

除非她嫁的是公卿門第,否則並沒有多大影響。

而以她家的門檻,又不可能可以嫁到公卿門第,所以沒有苦惱的必要。

元娘也心思浮動,可即便是下了決心,她一時半會仍舊沒有頭緒,自己壓根沒有足夠心儀的人選。

也不對,非說的話,也是有待選的,比如隔壁的阮小二,他好歹知根知底,除了頭一回到這看宅子的時候起過口角,餘下時候,三四年的光景,對她都是伏低做小,半點不敢大聲。

還有一個俞明德,對她似乎有意,家境才學什麼也不錯,就是接觸的不多,不知道人品是不是表里如一。

元娘的手無意識轉著碗沿,眼睛放空,目光無焦距地落在地上。

提起這事,二人或思索或沉默,氣氛多少有些沉默。

但要緊事還是得謀劃清楚的。

說是要去偷偷瞧人,但是混進樊樓不是那麼容易的,她倆恐怕得兩人攢的私房錢都拿出來才能吃上一桌席面,還不是雅間的。

更遑論如何靠近雅間,而不被發現了,得有個名目。

得益於元娘家裡開食肆的,這事最終還是沒有為難到兩人。

恰好王婆婆每日都會蒸許多饅頭,到時候二人帶個小點的籃子,用布包好,不叫博士看見,等進去點了酒菜,再偷偷混進雅間,拿著籃子,假裝小販偷偷叫賣,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事。

客人都不會覺得有異。

自來大酒樓都會有許多小販提著籃子進去轉悠,通常是不禁的,只有少數酒家不允,但像樊樓這樣的大正店,能進去的往往得和小廝打交道,她們就不費這個功夫了。

畢竟又不是真的為了賣東西。

說不定還能藉此看看他待人接物的態度如何。若是個衝動易怒,動不動暴躁罵人的,那可得小心,一不小心就是李家大郎。

而且樊樓外掛梔子燈,也是能喊歌伎前來助興彈唱的,若是好好聽就罷了,若是喝酒露出醜態,在那動手動腳,同樣不能嫁,沒得浮浪好色,得病了可怎麼好?

*

兩人琢磨得仔仔細細,什麼都想到了,元娘甚至連埋起來的一罐銅錢都挖出來了,就怕到時候一個不慎點多了付不起錢,想著有備無患。

兩個人還對了口供,一塊哄得自家長輩鬆口。

王婆婆要更不放心點,拉著元娘叮囑了好半日,什麼瞧熱鬧也不要衝散了,若是落單,別急著找人,可以在正店裡等著,花錢雇閒漢跑回家裡去喊人,別走沒看到鋪兵巡邏的巷子……

元娘都很耐心的聽著應了,就是目光不自覺往外瞟,顯然心已經飛走了。

最後,王婆婆還是讓萬貫跟去,否則她實在不放心。平日裡頭就罷了,元宵實在太熱鬧,人擠人,又在夜裡,雖說每年這時候都巡邏得特別嚴,甚至官家還會坐鎮承德門,帶著妃嬪公主,以及肱骨臣子在上面觀看百戲、相撲等。

若是百姓早點去占位置,靠前的人還能聽到官家和嬪御的笑聲。

今日可熱鬧得很,不僅是瓦子勾欄有表演,就連外頭都有表演百戲的,還有煙火師,而且大街小巷全都掛上燈籠,讓本就繁華、燈火通明的汴京,亮的勝過白晝,直晃人眼。

店家的燈籠也都換著各種花樣,不是平日裡板正普通的形狀,大多換成了魚尾能擺動的燈籠,甚至有龍、獅子,乃至會映射不同圖案的走馬燈。

元娘路上還看到一個比人還高的九層的樹枝狀大燈,枝條如火焰般,延伸盤旋,上面坐著文殊菩薩、青獅、白象等等,每一樣其實都是一個燈籠,甚為壯觀。=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醉可飲 惡毒女配的狗腿子 暴躁佛修她竟是魔頭 逃妾 請勿在無限世界養邪神 她是S級哨兵們的白月光聖女 穿書讓我拆CP 我靠寫鬼故事爆紅全星際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再抓,絕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