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杀的。”
从她还未踏进门的时候,孟子语就已经知道她要问什么,一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她不会回来的,但她今日来了,便是来......质问,又或者......警告。
眉头低下,晚姑娘双眼紧阖,嘴唇微微颤抖,看得出她仍在努力保持平静。良久之后,眼未睁,口先开,“感念先生多年照拂,只是我的路,我自己会走,就不再有劳先生挂心了。”说罢,转身便要离去。她已经得到了答案,她早有预料的答案,只是这答案给得太过爽快,像没有感情一般。正是那冰冷的几个字,寒透了她的心。
“站住。”孟子语叫停了她,她也确实停住了脚步。
“先生,你手里沾染的血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变得与你一般。”纱笠回到了它原来的位置,将那清秀的脸庞遮住。
“我是哪般?”
闻言,纱笠之下,飘出四字,“不择手段。”
须臾之间,这屋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久坐之人站起身来,她哼笑着,“不择手段......哈哈哈......”“咳咳咳咳......”口中喃喃之时,笑声却忽得转为剧烈的咳嗽,她躬着身子,似要将脏腑都咳出来一般。“好一个......不择手段。”掌心的纱布渗出一片猩红,与她的心脏一般无二。
多年之后,她时不时还会想起那日。或许......她早在那时就已经死了罢。
多年之间,午夜梦回时,她也总能看见那日的场景,那是她们见过的最后一面。尽管懊恼着、后悔着、痛苦着,那也是她永远都回不去的一天。
曲连舟被人架着走了许久,期间多有转折。
这金光寨藏身地下,通道迂回曲折,难怪江湖与朝廷多次挥幡都不能将其除尽。这般想着的时候,周围的几人却是停下了脚步。
“到了。”
“这是什么地方?”曲连舟口中喃喃问道。
闻言,那人轻笑一声,“你的,埋骨之地。”说罢,便将她猛得一推。
原就失了重心的她如飘萍一般坠入穴道,再无声响。
第51章 第一镖局(六)
金顶朱门,飞檐盘龙,殿内宝座,睥睨群雄。威严的金龙宝座,羸弱的当世帝王。赵旭徵之仪态面貌,可谓是病态尽显。
失去了先太子赵喆,他最宝贝的儿子之后,这位大盛帝王便就一病不起了,多年调养,近些日子方才好转一些。
拖着病体,苟活于世,他不过是在为新太子争取时间,和平表面下的暗涌,只要他还活着一天,暗涌便就只能是暗涌。他要等着,等到小儿子羽翼丰满,有能力平衡朝野势力的时候,他才能够瞑目。作为一个父亲,他能够为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只有活着。
“王上,臣有本奏。”位于列首的大臣进步,恭身道。
“讲。”
“日前,臣收到一封密报,金门寨匪人再现,搅扰百姓,劫掠无道。这伙匪人诡迹难寻,如今终是有了他们的行踪消息,臣恳请王上,出兵清剿。”列首之人字字抱诚。
“金门寨......竟还在作乱!”金座之人微怒。
“臣以为金门寨久剿不尽,除了他们本身诡计多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剿匪的将领,不善诡道。”
此言一出,有人便待不住了,“范居泓!你是在说老夫无能了?!”
“这话可是崔将军你自己说的。”
“你!——”
“够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盛王一怒,将二人话锋斩断了去。
“匪患猖獗,扰我民生,殿上武将,何人愿往?”盛王缓过一口气来,问道。
“老臣愿往!”
“微臣愿往!”
“臣愿往!”领命之音,此起彼伏。盛王见状,略感欣慰。
眼神一转,盛王看向了范居泓,接着说道,“爱卿怎么看?”
“回王上,臣以为......最合适领此命者,不在殿上。”
“你是说......”
“最适合领此命者,非......出阳长公主莫属。”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就连盛王也皱起了眉头,“这......出阳王妹抱恙多年,不涉政事亦同其时。”
“熟知兵事,能谋善战,对付诡迹之徒,无出其右。”范居泓再道。
盛王眉心又深几分,心间思忖,左右下不了决定。良久,他抬起眉眼,“太子,你认为呢?”
太子赵佶闻言恭拜,口中支吾着,“儿臣......儿臣以为......”
出阳长公主称病罢朝已有几年,她的情况一直为有心人惦记着。
外有恶狼,内有猛虎,嘴上虽是不提,可上万只眼睛全都盯着那北当巷的公主府。
大盛的这位长公主殿下一向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赵庭礼兵变前后更是毫无消息,之后便一直称病,待在府中调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