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百姓呢……」
「稅銀之事只知有誤,卻不知具體數目。以當今聖上與和郡王的關係,怕是會輕拿輕放,只讓其隨意交些銀兩,敲打一番了事。」
伏清合想到臨行前父親的囑咐……
要治罪和郡王一定得拿到實證,一旦讓對方逃脫,對方恐怕會立即反咬一口,上奏奉公門一個污衊皇親之罪,宮裡的賢妃也會吹些耳邊風幫襯……
奉公門這種直屬皇帝的體系,最怕失了聖心……
就如同上次的軍營投毒案一般……即使有了證據,但無法直接指證那些皇親國戚和軍權有所關聯,後又淪為黨派之間的鬥爭把柄……
皇帝為了維穩,這案子便不准再查。
如今三條線並行。
京城的包捕頭等人,在調查京城那人藏到了何處……
袁承繼帶領幾個捕快在神山縣,查詢民眾暴動的起因……
他們那邊不知進度如何,自己這邊除了擾亂視線之外,還得拿到些實證才更穩妥。
伏清合沉吟片刻,「大家也不要氣餒,今日我們在碧玉樓中,還看到了一位被關押的姑娘,她被特殊對待,身份應並不簡單。當時我去找尋地契,這姑娘便交給了言捕快……」
說完,他看向言淡。
「言捕快,說說你的發現。」
「是。」
言淡答應著,把在心中總結好的說辭娓娓道出。
第44章 曹大人.元和案
休息一夜後,伏清合一行人兵分兩路。
一部分由潘昊帶領,悄悄盯著那碧玉樓,重點留意葒姑動向。
另一部分跟著伏清合,尋找監察御史曹則清探問消息。
監察御史和奉公門相似,直屬皇帝派遣。
但兩者又有有些區別。
監察御史可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軍戎、祭祀……等。
而奉公門則比較單一,只糾正刑獄,擁有掌管並調動天下案卷的權利。
前者人員多出自於科舉的二甲進士,人際關係並不純粹,同期和座師也牽扯不清。
且一般監察御史積攢了些許經歷,便有機會升遷調動,許多御史為了之後的前途也會選擇適當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奉公門從選拔時便是單獨考試,且晉升調動只在內部。
積攢的履歷夠了,也最多升到淵目閣,同樣獨立於朝堂之外。
所以兩者雖然皆有監督百官之意,卻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