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淡耳邊聽著捕快們的竊竊私語,緩緩撕下封條,跨入門檻。
屋內灰塵積累不少,底下瓷碗碎片還有倒在一側的凳子皆保持得和案卷中一樣,現場維護的不錯。
她看向噴濺了血跡的側牆,上邊擺置了幾張字畫,也沾染上了血跡。
血噴得這麼高,死者頸部中刀時應是站立,大動脈割裂大量出血,才導致牆壁上的字畫被血噴濺到。
高度和血量都沒問題,但邊緣處卻被言淡發現了一絲不對勁。
她走到這面牆的最左邊,這裡有些許不自然的空處,好似被某種障礙物遮擋住了噴射而來的血液。
再看現場的物件,並沒有東西符合這個障礙物的高度。
難道兇犯將它帶走了?
也不太可能,這東西高度四尺,體積不小,把它搬走未免也太不方便。
言淡突然想到了標註上的幫凶,心頭一動。
最後兩位死者的頭上都曾出現過幫凶楊欣琪的名字。
而這四尺多的極有可能不是物件,是幫凶楊欣琪。所以兇犯鄧孟信無需花力氣,幫凶便會自動和他離開。
鄧孟信在行兇之時,楊欣琪便站在附近。
吳沿雖被刀砍得連連後退,但他畢竟是個人高馬大的男子,會些拳腳功夫,又堅持站立著,還是有些許威懾力。
楊欣琪也許是出於擔憂,亦或是想上前幫忙,便走到了兩人身側。
這時鄧孟信恰好完成了前八刀,看準時機用力砍向吳沿頸部,血液噴濺而出,灑在了楊欣琪身上,因此牆上的血跡便被遮擋了一部分。
四尺,換算到現代身高大約是一米二多一點,不論是女子還是男子,都還未完全長成。
即使在如今這個百姓普遍條件不好的大凌朝,並非人人吃得起肉,但因為荒年較少,所以成年女子的身高大多也不低於四尺九,也就是一米五。
這楊欣琪只有四尺,那推測年齡應不超過十二。
得出這個結論,言淡卻更想不明白這孩童從何處而來,為何突然變為幫凶。
看這兇案現場,打鬥痕跡乾淨利落,並沒有留下任何多餘的印記。
一個十二歲不到的孩子,在兇案現場不哭不鬧,眼睜睜看著其他人行兇,說不準還給予了兇犯某種幫助……
這怎麼想都有些許超出了言淡長久積累來的經驗。
第356章 案情交流.神罰案
言淡在現場發現了第三個人的痕跡,自然要匯報上去。
「四尺?」袁承繼伸著頭看完了言淡的記錄,抬首間便給出了不同的結論,「會不會是矮奴?」=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