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前那樁案子呢?聽說名叫蘭敏的那個兇犯還沒找到。」
「這個嘛,總捕放心,我已經有了頭緒,幾日之內必能破案。」
第546章 藏身.追捕案
回到屬於自己的院子裡,言淡再次拿出紙張。
在審問隸卒之時,她發覺他們在審核兇犯身份一事做得並不完善。
為了追求簡便和效率,甚至可以說是敷衍了事。
京城內還好,隸卒若是沒找著能證明身份的文書,還能去找衙門核實。
若是京城外的,處於稍遠些的郡縣,便需得將兇犯的相貌特徵寄到當地的衙門,再等對方核實後回信送返,這樣一來一回可能需得耗費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
大案有奉公門盯著,輪不到隸卒插手。
但日常的時候,小案實際是最多的,對於偷盜、瓜分家產或是人情糾紛這樣的小事京縣令是可以直接斷案判罰的。
京城內又有許多南來北往的外來人,這其中總有部分百姓因各種原因丟失了路引或是號牌,還來不及去補上,因此不能直接確認身份。
隸卒們為了追求效率,避免案卷堆積,漸漸省去核實身份的步驟,時日長了一直未出過什麼紕漏,他們便愈發認為此事不重要,久了就成了慣例。
這事看似與第一個案子沒什麼關係,但細思一下便能想到其中的聯繫。
蘭敏和鄧瑞青都不是京城人士,這些時日京城大街小巷,城門內外皆貼滿了蘭敏的畫像,卻沒有接收到任何與她相關的信息。
她能去哪呢?
言淡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煙塵巷。
鄭靜安和於樂雙也早就想到了這個位置,她們帶人日夜守在煙塵巷的各個出入口,並未見著蘭敏的身影。
況且蘭敏身上並無財物,可以說是無利可圖。她初來京城,並非煙塵巷中人,按煙塵巷的規矩並不會庇護蘭敏。
第二個能想到的就是隱藏在京城各處廢舊的空屋子,這些地方袁承繼和連呈分頭帶人皆搜查了一番,也沒找到蘭敏。
最重要的是夜間有武侯鋪的巡視,武侯鋪巡視京城多年,清楚各種街頭巷尾的藏身之處。
蘭敏只是個略懂武功的平凡女子,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逃出武侯鋪的眼睛。
再加上言淡曾寄信分部問過蘭敏的信息,她在京城的確沒有親人,也沒有房產。
除非她突然得到什麼人的青睞,冒險將其藏進自己家裡。
否則剩下的只有一種可能,她已找到了個安穩的,不需要出現在大眾眼前的容身之所。
言淡經過調換身份案之後,立刻聯想到了絕對合適蘭敏的去處。
那便是牢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