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內大臣的一片譁然中,李柔娘那兩道淚珠翻湧而下,她深吸一口氣,看著高位上那位帝皇露出的愧疚之色,繼續開口:「可憐我的小女兒,一出生,便毒入心肺,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最終在她八歲那年,沒有熬下去……」
看著聲淚泣下的李柔娘,皇上那秘而不宣多年的舊事,再次被提了出來。
當年,西涼人知道他南下,派人一路追殺而入,他潛入方府,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更是讓方錦年協助自己返京。
身懷六甲的李柔娘正是為了幫他拖延時間,喝下了那碗毒藥,而他也順利逃脫。
雖然在之後的時間,他派了無數的御醫和民間解毒高手前去蘇州,也未能將毒素從李柔娘體內排除,最終御醫想了一個辦法,將毒逼至其中一個胎兒身上,以此保住李柔娘和另外一個胎兒的性命。
這就是為何,方蘊玥從出生起便自帶至毒,無藥可解。
「九年前,我小女兒再次毒發,婦倍感絕望,寫信於您,請求您派御醫前來相助,可是,幾個月過去了,御醫沒有前來,我兒,就這樣,死在了她八歲那年,……而她從出生起,都未曾真正地玩耍過一次,每日都是在反覆的痛苦中度過……」
對於十七年前,皇上被西涼人刺殺的事,很多大臣都是知道的,但他們卻是第一次知道,當年是方家拼盡全力助他脫逃,更是為了他,失去了一個孩子。
他們也同樣知道,當年皇上回來後,往蘇州派去了好幾輪的御醫,卻不曾想,原來是為了解李柔娘身上的毒。
至於她說的九年前沒有派人前去替她的女兒解毒那可能就無法怪罪於皇上了。
因為九年前,皇上被太后下毒昏迷了一個多月,醒來後更是日夜不停處置當時的事,可能因此而錯過了李柔娘求救的信息。
眾大臣一陣唏噓,原來皇上與蘇州的方家,還留有這樣的關係。
只是,即使這樣,又與方星辰何關呢,他要走要留,與皇上無關啊。
蕭唯站在蕭彧的身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
這個四弟,今日一早上朝時一副春心蕩漾的樣子,而今卻眉頭緊鎖、一言不發,不知心中想的是什麼。
第78章 和離
皇上看著殿中李柔娘那哭紅的雙眼,心下不忍,他清了清嗓子,道:「朕有愧於你,有愧於你們方家,確實無法償還發生在你和你女兒身上的痛苦。今日前來,朕想,你是有話要說的,那你便說吧,朕會儘量滿足於你。」
話音剛落,剛才發話的那位大臣附和道:「是啊,方夫人,你有什麼想要的補償,但說便是,為天子效命,是我大蕭子民的福分。」
遭了!
皇上聞言想制止他說下去,卻看到李柔娘神色一變,不顧臉上縱橫滑落的淚水,大聲說:「是,所以陛下當年為了牽制我方家、牽製鹽道,讓我年僅八歲的孩兒到長鳴山為質,我們也同意了!」
話音剛落,殿內一片安靜,眾大臣似乎不太確定他們剛才聽到了什麼?
質子?
蕭彧震驚地看著李柔娘,抬眼看向主位,在皇上的臉上看到了愧疚。
是的,他為了牽制方家手中的鹽道,將鹽道緊緊掌控在自己手中,竟讓年僅八歲的方星辰獨自一人前往長鳴山,說得好聽是為了乞求家人平安,實質上,他是作為一個質子而去的。
可這些,方星辰和葉清此前確是不知道的。
如果他們早就知道的話,方星辰還能與他為伍,葉清還會嫁給他嗎?
他不解,緊緊地盯著葉清那依舊一動不動的身影。
而李柔娘也再次哭了起來:「可憐我兒星辰,他才八歲,那么小,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就一個人去了長鳴山,他是多麼地無助、多麼地害怕、多麼地想家啊……長鳴山的冬天那麼長、那麼冷,前去探望的人回來告訴我,他的手腳都長滿了凍瘡,整個人都變了,不再愛說話、不再活潑,甚至以為,我們為了他的妹妹,不要他了……」
聽著李柔娘聲淚俱下地哭訴,殿內已有大臣跟著紅了眼睛。
人群中間郭大人,似乎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用手拭擦了一下眼角。
皇上沒有說話,他閉了閉眼睛,卻沒有阻止李柔娘說下去。
或許,多年前的他,真的做錯了。
而且,錯的很離譜。
其實依他對方錦年為人的了解,正直如他,即使不知道自己帝皇的身份,他都會好好管理鹽道,不會做出有損鹽道、有損大蕭的事的。
李柔娘擦了擦眼淚,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開口:「後來,我兒學成跟著宣王殿下下山,您為了繼續牽制我方家,派人前往蘇州,要求我方家舉家遷居京都。為了我兒星辰,為了方家上下一百多口人和鹽道上跟著我們多年的弟兄,我們無法,只能遷來……」
皇上張了張嘴,想說話,卻最終沒有出聲。
其實,他讓方家搬到京都的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牽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