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告知方星辰,也是讓他提前知道,見面後不會那麼尷尬。
「嗯。」
葉清無奈地搖頭,接著道:「老夫人雖然著急,可也不急於一時,你可以先不用答應她,同時,你也可以沉下心來,好好考慮清楚自己的感情。畢竟,以後是要過一輩子的,想清楚了很重要。」
「我知道的。」方星辰知道,如果自己繼續拖延下去,不管是對陸知意,還是對郭開庭,都是不公平的。
行軍者,做事必須當斷則斷。
「今晚吃完飯,你就先不要回校場去,先回去好好陪陪家人。」葉清看著他,繼續道:「雖然你已返蘇,但在家裡的時間不多,難得有這個時間,你回去陪陪方老爺吧!」
方錦年自從斷了一條腿後,就沒怎麼出過家門,都是在府上休養,有時有親戚或者朋友上門,才會接待一下。
他以前,可是蘇州首富,到哪裡都是會受到最好的禮遇。
如今身體殘缺,兒子離世,心裡也發生了巨大的落差,心情難免會有不小的改變。
方星辰想著最近見到方錦年時,似乎每次都說不上幾句話,每每心裡難受卻又不知如何訴說,於是點頭答應了。
他看著外頭人來人往的蘇州街頭,想起昨日蘇州知府上門一事,便道:「昨日清晨,蘇州知府前來校場找你,不過你當時不在。」
「哦?有事嗎?」葉清昨日去了方二叔的家裡,沒有去校場,但她是知道蘇州知府找過她,原以為不是什麼大事。
「他拿來了幾個卷宗,都是最近山賊搶掠的案件。」
看葉清看來,方星辰繼續道:「蘇州與南通的交界處有一座山,名為青要山。青要山群山環繞、連綿不斷,占了蘇州與南通交界的一半之大。大約十幾年前,青要山里便進了幾個土匪,後來人數越來越多,到如今,估計最少也有三千人了,這也是官府粗略統計的。」
方星辰頓了頓,轉入正題:「最近這一年多以來,官府收到過很多山賊燒殺搶掠的案子,他們不僅對路過的途人如此,有時還會入城鎮搶掠,蘇州和南通官府也曾一起進山剿匪,可是青要山山勢險要,曾經的兩次行動都未能進入深山,均被山賊所設的陷阱擊退。所以,昨日蘇州知府前來,是尋求長風營的合作,一起上山剿匪。」
土匪占山為王的事在大蕭也時有發生,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官府大力清剿才會有所作用。
可是青要山是蘇州與南通的交界,兩地都有收到山賊的搶掠,但兩地都想讓對方清剿,自己好左坐收漁翁之利,即使聯合一起行動,作用也不會很大的。
而長風營這三萬大軍的到來,讓兩地知府看到了希望。
葉清明白兩地知府的想法,而且她帶長風營南下,除了為自己爭取這三萬大軍的兵權外,也確實存了保江浙一帶安寧的想法的。
所以,長風營確實是要去剿匪的。
於是問:「青要山的山賊,最近一次大的案件是什麼時候?發生在何地?」
方星辰想了一下,單:「半個月前,在蘇州這方,當時山腳下的兩個村莊都受到了搶掠,家中的糧食和值錢的東西全被搶劫一空,還有九個姑娘也被搶走,至今未歸。」
這山賊不僅搶奪食物和財物,更有姑娘。
難怪這蘇州知府一看長風營休整好後便立即找上門。
「卷宗有帶來嗎?」
「沒有。」方星辰答道:「想著今日要到太湖去視察,便沒有帶過來。下午回去後,我再拿來給你。」
郡主府就在方府斜對面的不遠處,走路一刻鐘便到。
「好,那你今晚先拿來我看看。」
青要山山賊擾民一事,葉清是要管的。
卷宗會有詳細的記載,她需要先看看,再決定如何安排。
葉清想了想,問:「以前,你們有沒有剿過山賊土匪?」
蕭彧偶爾會跟她說起以前行軍作戰的事,不過倒是沒有說過類似剿匪的事。
方星辰回想了一下這兩年發生的事,道:「我們一年前去北疆支援的時候,在北方一個叫馬嶺山的地方,協助過當地的知府進山剿匪,不過那山賊人數不多,大概六百餘人,兩天就全部清剿完,與青要山這三千山賊不可比。」
三千山賊人數不少,更何況他們對青要山地形熟悉,想要完全清剿,並不是容易的事。
「那這事,我們明早再與師父他們商討。」
葉清想著,他們先以卷宗上資料商討一番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這時,馬車停了下來,前方似乎是有什麼人擋住了去路。
蘇州的路建設得很好,也很寬闊,如有人有物擋住,那想必也不是故意的。
方星辰揚起帘子看了一眼,對葉清道:「有幾個箱子倒了,我去看看。」
說著,方星辰走了下去,上前詢問。
方才大約是一台馬車斷裂,正在轉移的箱子來不及操作,一下滑到了路中。
方星辰看了眼幾個粗壯的大漢過來對著路上的行人致歉,然後把箱子抬起,抬到另外一輛馬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