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侯府世代鎮守東海,若不是長女被太后相中,入了皇宮,武安侯府是斷然不會與皇家扯上關係的。
無奈太后懿旨一下,武安侯府再不願意也只能將長女送進了皇宮。
皇后之位看起來風光,但對於謝皇后來說,如果能選,遠不如做一個馳騁疆場的將軍。所以對於女兒元保兒想要鎮守北境,抗擊北周的想法,謝皇后是第一個支持的。
在說武安侯府,嫡長女本來是培養出來繼承爵位,率領東海水軍抗擊倭寇的。但太后的一道懿旨,將武安侯府原本看好的繼承人截了胡,召入了皇宮。
武安侯無奈,只能轉而培養次子謝安和,好在謝安和是個有出息的,能力不比長女差,這也適當的另武安侯寬慰了些。
卻不想武安侯寬慰的有些早了,太后是睿智沒錯,當今皇帝卻是個扶不起來的,還總是自作聰明,長女在宮裡的日子並不順遂。
本就有怨氣的武安侯府,這下子是更加怨憤了。在這關口上,又乍一下聽到北境秦國公一家戰死的消息,就更是震驚了。
武安侯是個有成算的人,當即另小兒子速去北境,也虧得他讓小兒子去的及時,才能及時護下外孫女元保兒與秦國公唯一的子孫秦櫻。
這件事發生沒多久,便傳來了皇上要廢太子的消息,雖然被朝臣與太后聯手掐滅,但足以另武安侯看明白了。
武安侯征戰了大半輩子,可不想落得個與秦國公一樣的下場,何況秦國公還是皇帝的親舅舅,親舅舅都能坑害,更不用說他這個不受待見的岳父了。
悶在書房三日,武安侯決定扶持自己的親外孫上位。至於太后那裡,武安侯還算看得明白,兒子再如何重要,也越不過家族與政權去,更何況,這個兒子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而且沒了兒子還有孫子,都是皇家血脈沒有什麼大差。至於家族,那不是秦國公還留下了根獨苗苗嘛,武安侯大掌一揮,乾脆讓太子與秦櫻成親,成親了就是一家人了,想來太后也是樂意看到的。
武安侯算是開明的,特意寫信給自己的外孫,情真意切的詢問他是否樂意。太子自然是樂意的,當初秦櫻與元保兒時常廝混在一起,與太子也是經常見面。
秦櫻她不像元保兒,天天一副狂炫酷霸拽的欠打樣子,秦櫻是個看起來文文靜靜的模樣,當然,這副模樣自然是裝的,她私下裡其實也是一個混不吝的,要不怎能與元保兒玩到一起。
但無奈太子殿下,還就喜歡秦櫻這裝模作樣的性子。
詢問完了外孫,自然還得問問秦櫻的意思,正巧小兒子帶著秦櫻熟悉水軍的作戰方式,武安侯當即讓小兒子去問問秦櫻的想法。
秦櫻也是樂意的,這麼一看,武安侯的保媒拉縴還是極為成功的,第一次做媒,便郎有情妾有意的,武安侯很是欣慰。
對於秦櫻,武安侯是很滿意的,知道她剛經歷了喪親之痛,又背負著家仇,卻能不自怨自艾,很快的調整過心態來,就這份心性來講,就是當皇后的料,要比自己大女兒強。
秦櫻也清楚自己終究是會回到北境的,但不妨她與武安侯學習水軍的作戰事宜,她的目標從來不止於北境。
剛打退了小股水匪,與謝安和打過招呼後,秦櫻溜達著回了自己房間。
剛坐下,貼身的侍女便將一封信呈了上來。
看到是來自北境的信,秦櫻下意識的皺了皺眉,打開後,是越看越凝重,等將信看完,秦櫻拿著信轉身就去了武安侯的書房。
書房裡,謝安和剛與武安侯匯報完水匪的事情,看到秦櫻過來,詫異道:「你不是去歇著了嗎?」
秦櫻沒像往常一般與謝安和打趣兩句,而是快步走到武安侯書桌前,將元保兒的信放下,並示意謝安和也過來看。
武安侯如往常一般,臉色沉凝冷靜,但看完信後,還是拍桌大喝一聲:「荒唐,我本以為皇帝只是有意包庇,卻不想他竟糊塗至此。」
謝安和也緊跟著道:「確實荒唐,不過安貴妃與昌平伯等人,也是難纏的小鬼,冷不丁就要來咬你一口。」
秦櫻沒說話,實際上,看完這封信,她花了很大力氣才壓抑住心底的戾氣,若是皇帝在她面前,她都能活劈了這個混人。=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6_b/bjZQ1.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