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久,她許是終於意識到了我們兩人之間的生疏尷尬,也安靜下來。
半晌,她正色,終於說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事情:「柳添,你在宮裡,可得寵?「
我拿著湯匙的手頓住,然後,我說:「宮裡沒人得寵。「
娘親坐到了我旁邊,讓我不得不目視她,又問:「那柳青石,你已經見過了吧?「
我不知道她到底想說什麼,遲疑著答:「見過了。「
我娘莫名激動起來,眼底是清醒著的瘋勁和恨意:「你記住,他不是你爹,他是你和你娘的仇人。「
「柳添,你是我生的,我了解你。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又繼承了我和柳青石的容貌,美麗和智慧都是看不見刀刃的武器,你現在有機會運用這些武器了。去接近皇帝,去爭寵,想辦法把柳青石誅九族。「
說著說著,她又換了主意,搖著頭自言自語,「不行,不行,這樣太慢了,太慢了。「
想到什麼,她眼裡迸發出光芒,抓著我一隻手臂,絲毫不掩飾恨意地說,「對了,不如你就直接找機會,一劍捅死他。
柳添,只要他死了,你娘我也就解脫了。「
她盤算著我該怎麼殺死柳青石替她報仇,一次也沒想過我該如何全身而退,就像,就像柳青石讓我去給暴君下毒那樣。
一次也沒想過。
我的心臟忽然就好難受,那種說不上來的難受感逐漸清晰。
許是我沉默得太久,我娘終於看了我一眼,在她眼裡,我應當是木然垂著頭的,手裡的湯匙無意識地攪著羹湯,撞擊著碗壁叮噹響,卻一口也沒動。
她沒了耐性,也早已沒了方才故作慈母的模樣,冷眼望著我,逼我回答:「柳添,你到底去不去替娘親報仇?「
我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沒發出聲音。
又默了片刻,我沒說好,也沒說不好,輕輕地把那碗蓮子百合羹推回她面前,聲音很低:「母親,您記得嗎?我吃蓮子會死的。「
我對蓮子過敏,嚴重時曾去掉半條命。
小時候娘親不給飯吃,我餓得不行了,曾經冬天涉水去摘荷塘里別人不要的剩下的蓮蓬,刺骨的冷水裡忙活了半天,才湊到一小把乾癟的蓮子,我珍惜地一顆顆吃下肚,當天晚上肚子疼到滿地打滾,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紅疹子。
我娘怕我染了什麼能傳人的疫病把我趕出了屋子,我縮在稻草堆里奄奄一息時,幸好嬸娘來送東西看到了,她連夜背我下山找到了村裡的赤腳醫生,才診出來我是吃了過敏的東西,但凡再多吃幾顆就沒命了。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吃過蓮子,但每到夏天,我總會去給荷塘的主人做些零工,換些品相不好的蓮蓬,帶回家攢起來煲湯。
因為娘親愛吃甜甜的蓮子湯。
她說她了解我。
我感覺這句話可笑又心酸。
她如果真的了解我,就不會煮她自己最喜歡的蓮子羹來假裝歡迎我。
在她僵硬的面色中,我走出去,打開房門,大口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頭那股子悶卻怎麼也緩解不了。
晚上是家宴,柳夫人差人過來喊我一起用膳,名義上我是柳青石的養女,記在柳夫人的名下,也是她的女兒。
柳惜容不在,柳熙妍和她爹娘坐在一塊兒,家宴不拘禮節,柳青石和柳夫人都不停地給她夾愛吃的菜。
慢慢我發現,其實滿桌都是她愛吃的。
我獨自一人坐在末尾,又是那種,莫名熟悉的,格格不入的感覺。
柳熙妍吃到一半突然不開心了,柳青石問她怎麼了,柳熙妍盯著我意有所指:「我們一家人歡歡喜喜團聚,我不喜歡旁邊有礙眼的外人破壞氣氛。「
於是吃到一半,柳青石讓我先出去,說讓廚房給我另外做晚膳。
我沒有依言去廚房,而是出府去了街上,漫無目的地遊走。
將將入夜,街上集市熱鬧,燈籠高掛檐角,人頭攢動,叫賣吆喝聲不絕於耳,煙火氣充盈在四面八方。
我看到,被抱著的奶娃娃磨著爹娘讓他們給買糖人,娃娃的爹娘無奈又寵溺地給孩子挑了個最大的;賣餛飩的大娘正在揍孫子,因為他跑去掏鳥窩摔了一身的泥,揍完把他帶回來的小鳥放到火爐旁怕凍死;待嫁的姑娘正跟著娘親姐妹挑首飾,添置嫁妝;一個老奶奶攙著比她更老的親娘,與街坊鄰里圍坐閒談……
我像一個孤零零的遊魂,穿行在他們的熱鬧里。
慢慢地夜色漸深,街邊的商家陸續收攤,燈火沉寂,行人寥寥,我走著走著,被人攔了下來。
我一抬頭,才發現不自覺走到了皇宮外一個小門,相府離皇宮其實很近。
守衛攔住了我,我怔了片刻,問他們:「出宮省親的妃子可以提前回宮嗎?「
一句話把他們問倒了,從來都是宮妃們回程離家時依依不捨,嫌相聚的時間太短,沒見過想要提前回來的。
有人離開去請示,得了准信回來,說可以進門。
我回頭看向遠遠跟著的那個貼身宮女:「你去和父親稟報吧,我先回宮了。「
然後留下還沒反應過來的她踏進門,慢慢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