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舒寧十分敬佩,但她的水平實在是達不到這個境界,只是選了個常見的壽山福海圖,這個比較好繡。
烏雅氏和覺察氏聽說也是自己繡的東西。只是烏雅氏繡藝一般,所以格外要花些心思,用的線和布料都是頂好的,金線和銀線用的都是最細,劈線就花了不少的時間,弄完之後,烏雅氏覺得自己的眼睛都要快要瞎了。
和舒寧與覺禪氏吐槽:「我還不如學端嬪繡萬壽圖呢,那個雖然也費時間、費精力,但沒這麼費眼睛。」
這當然是說笑,舒寧也算是明白了,烏雅氏就是怕麻煩,所以每次都是破財消災,花錢用好的東西,哪怕是自己做的不夠,也沒人能置喙什麼。
萬壽圖的一萬個壽字起碼得繡兩個月,且全部都得親手去做,不能假手於人,可烏雅氏劈線是能讓身邊的巧兒幫忙的。
刺繡本來就是費眼睛的行為,端嬪這樣,只怕眼睛的難受比之烏雅氏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般舒寧絕對不會在晚上刺繡,貴人每天才只有白蠟1支,黃蠟1支,羊油蠟1支,一共三支蠟燭,除了白蠟稍微亮堂一點,其他都是昏黃的,點起來就是一句話「不當睜眼瞎」而已,要靠這個刺繡,還是省省吧,一天當中大概只有中午,日照充足,所以舒寧都是中午繡一會兒。
與之相反的覺禪氏,她用不起好的布料,但是繡藝精妙,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為太后準備賀禮呢,上邊的仙鶴栩栩如生,舒寧看了都覺得這比之繡坊里最好的繡娘也不差什麼了。
銀葉繡的都不如覺禪氏這個精妙,舒寧打趣覺禪氏:「不成想妹妹竟然是深藏不露啊。」
覺禪氏溫柔的笑了笑:「也不算什麼,自小額娘就讓我練這個,入了宮左右無事,拿著針隨便繡繡,也算是打發時間了。」
「我也時常拿著繡繃打發時間,可遠沒有妹妹繡的這麼好,可見這是天賦呢。」
十月太后的千秋過完了之後,舒寧覺得日子越發的快,一晃就到了十一月底,內務府派人過來說:
「下月初六貴人的額娘富察和卓就能入宮了。」
這個太監滿臉都帶著喜氣兒,想來這個差事,應該也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專門等著賞賜的,舒寧自然是賞了他。
只是等他走了之後,舒寧臉上喜氣洋洋的表情卻不見了,楞了一會兒,這個時候銀枝忽然進來見舒寧表情不對就問:「貴人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什麼問題?夫人不能按時入宮了?」
舒寧搖搖頭:「不是因為這個,剛剛我難受是想著這入宮已經四五年了,才終於能見到家人一面。到時候也就是一個月不到,額娘就又該走了,有些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