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上三旗的包衣,也叫做內務府三旗,像是萬琉哈氏,全家都是正黃旗的,所以才會走內務府小選入宮。
如果萬琉哈氏下五旗的,那她就不會參加小選,而是參加王府選看,成為王府內的婢女,而不是宮女。
對於女子來說,不管是參加大選還是小選,又或者是參加王府的選看,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對於男子來說,只要成丁,也就是滿十五六歲,那就要去打仗,旗人每個月都有祿米,也就是錢糧,就是要他們時時刻刻準備著去打仗的。
如果一個王爺管著鑲白旗,那他不僅僅是要管著這個旗,如果真的打仗,這旗就屬於他的軍隊。
而一般情況下,分配大概是按地盤分的,比如說你住在石泉街道,屬於鑲白旗,那皇上把石泉街道劃分給了某個郡王,那這個郡王就是你的旗主,旗人對本旗的旗主也是要自稱奴才的。
康熙本人就是一個喜歡打獵,不怕戰鬥的人,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跟他一樣,都能征善戰的才是。
康熙陪著七公主玩兒了,他甚至比舒寧還惡劣一些,故意的拿了鈴鐺不給舒顏,也不搖動,氣的舒顏眼睛紅紅的,都要哭了。
可能也是康熙玩兒過了頭,舒顏氣直接開始說話了:「阿瑪,壞!壞阿瑪!」
舒寧聽見這話,十分尷尬,趕緊抱著舒顏請罪:「皇上,公主不是故意的。」
其實舒顏一直有在陸陸續續的崩出一些詞來,為了讓皇上喜歡她,讓舒顏以後的日子好過些,舒寧自然也是培養了孩子叫阿瑪的。
但舒顏也就是說過一次兩次,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叫了,之後舒寧又私下裡拿著明黃色的、她給皇上做的香囊告訴舒顏:「戴著這個就是阿瑪,知不知道?」舒顏點了點頭,但舒寧不太清楚她是知道了,還是說在糊弄她。
於是舒寧在皇上來的時候,也指著皇上對她說這是阿瑪,但舒顏就是不說話,
康熙見此覺得舒寧是有些拔苗助長了:「公主才多大,認不得人很正常。」他見過很多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樣子,有的機靈的,很快就能認清楚人,有的就慢一些,這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對於舒顏的冒犯,康熙倒是沒生氣:「她一個小孩子懂什麼,也就是朕剛剛故意氣她,才這麼說,不過朕沒想到第一次聽到公主叫阿瑪,居然是說朕壞。」
隨後,康熙又把鈴鐺給了舒顏,舒顏拿到心愛的鈴鐺,立刻就不生氣了,舒寧總覺得舒顏繼承了她的心大,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從來不留在心里。
「現在高興了?」
舒顏還真的聽懂了,對著皇上笑的十分燦爛:「阿瑪,好!」給了皇上一個大大的肯定,倒是讓皇上笑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