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實在是也是有陰影了,她自請將胤禩交給別人撫養,皇上還是相信惠妃的。
「這不是你的錯,當年馬佳氏歿了那麼多的孩子,難道是她的錯嗎?難道承慶去了,也是因為你沒照顧好?是孩子自己沒福氣罷了。」
但惠妃堅持,皇上就下令把胤禩挪到了佟佳皇貴妃的景仁宮,由佟佳皇貴妃親自撫養。
舒寧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倒是覺得有些奇怪,如果胤禛和胤禩從小一起長大的話,怎麼後來關係會差到那種程度呢?
七月,佟佳皇貴妃在早上請安的時候宣布皇上打算南巡,惠妃和榮妃留在宮裡照看皇子和公主們,宜妃、德妃、定妃幾個隨皇上出巡。
除了三個妃子,皇上還帶了僖嬪、覺禪貴人、去年年底新進宮的章佳答應的等等一些年輕妃嬪。
說實話,跟著皇上出去不是什麼好差事,也不會比呆在宮裡更加舒服,畢竟皇上出巡可不僅僅只是為了遊山玩水,是要巡視四方,加強南方統治的。
舒寧登泰山的時候覺得自己的腿都快斷了,這時候的山,是真真切切的原始的山,只有一些石頭台階,還不怎麼平整,真的非常的難爬。
但因為泰山封禪是有政治意義的,能自己來的皇帝都不會想著完全的坐轎子,且泰山十八盤這種危險的地方也是沒辦法坐轎子的。
皇上都親自下來走了,其他人自然也是要隨著皇上的腳步,親自爬山。這時候可沒有索道,就是純硬爬上去。
舒寧倒是罷了,她活動量還算是可以,但對於宜妃和德妃來說,就算是身邊的侍女攙扶著,也是要了半條命了。
尤其是宜妃,去年她為了儘早掛上綠頭牌,節食減肥,雖然見效快,但也傷了身體,換句話說,就是掉了肌肉,損傷了代謝,爬山自然是更為艱難。
而德妃情況稍微好點,她只是氣喘吁吁的和舒寧說:「早知道我就跟你一起出去中正殿了,每天走走路,也不至於現在這樣。」
爬完泰山之後宜妃就病了一場,差點耽誤了日程,不過好在最後還是好了,就是路上更不舒服了,舒寧覺得是她的免疫力又降低了,所以反應就更大了。
而舒寧雖然覺得外頭比不上宮裡舒服,但還是值得的,因為外邊的天地是開闊的,而不是從長廊看過去是狹長的一條,或者從院子裡看出去,是四四方方的。
親近自然,舒寧也感覺自己整個人都鬆快了起來,不再那麼緊繃了。
若是以後有機會,她還想著帶著胤祾和舒顏一起出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些感受是真的需要親身體驗過才懂得的。
走水路還是很快的,除開宜妃有些暈船以外,其他人都逐漸適應了船上的感覺。
之後大部隊又到了桃源,舒寧差點聽成了桃花源,還是銀枝解釋舒寧才知道桃源是個真正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