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呢?這都是兄友弟恭的例子, 有什麼不對嗎?」
「但她還說了我要格外的尊敬太子哥哥, 因為太子哥哥是嫡子,還是太子,這當然是沒什麼問題的,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更別提太子哥哥是皇阿瑪手把手教的,文武雙全,
但我到了書房之後卻發現, 大哥好像和不太服太子哥哥,總想要做的比太子哥哥還好,這不就和書本上說的不一樣了嗎?」
「怎麼不一樣呢?」舒寧問。
胤祾十分認真的解釋:「如果說兄友弟恭, 那大哥就應該友愛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也應該尊敬大哥, 而如果太子哥哥單獨拿出來算的話,那大哥也應該尊敬太子這個身份,這也可以算是和睦。
但是我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哥什麼事兒都要爭著比二哥好,二哥作為太子, 也絲毫不讓,三哥嘴巴有些不利索,只顧著悶頭讀書,也不管這些事兒。
而胤禛哥哥,他是聽了佟佳額娘的,要格外尊重太子哥哥,基本上就跟在太子哥哥身後。
可這樣一來,我該怎麼辦呢?如果像胤禛哥哥一樣,跟太子哥哥打好關係,那對大哥有時就算不上恭敬,這不就又違背兄友弟恭了嗎?」
舒寧聽著胤祾的話,都快被繞糊塗了,她實在是沒想到胤祾還這麼小的時候就要面對這些問題。
她回想一下,她在胤祾這麼小的時候,大概只顧著擔心能不能和自己的幼兒園同學上同一所小學,班裡的同學有沒有認識的,老師嚴格不嚴格,留的作業多不多這類問題,都是哪怕做錯了,對人生也沒有什麼影響的小事兒。
但胤祾現在面對的問題,勢必影響到他的將來,如果舒寧不知道歷史也就算了,但她知道,胤祾又是她的兒子,她是一定要為孩子考慮的。
舒寧開口到:「聽你佟佳額娘的話,尊敬太子哥哥。」
現實生活永遠不是書本,起碼現在,兄弟之間就是有差別的,五指有長短,父母對於多個孩子的愛也是如此,更別提胤礽作為太子,皇上對他無比看重,就想著要做天下君臣父子之典範,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之前,沒有人敢撼動太子的權威。
康熙十七年,太子胤礽出痘,皇上連續十二天未曾批改奏摺,這對於在朝六十年,每日都要上朝的康熙來說,其實已經是非常在乎的表現了。
太子的毓慶宮裝潢比昭仁殿還要奢侈,已經到了宮裡人一點也不新鮮的程度。
現在才康熙二十四年,離四十七年還有整整二十三年,舒寧要為胤祾選最保險的那條路。
「那這樣不就和書上說的不一樣了嗎?」胤祾不解。
舒寧想了一會兒,解釋道:「你自己剛剛也說了,大哥老是想爭做第一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