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裪往胤祾身後一躲:「我不信!」
舒寧看著姐弟之間的打鬧,沒說話,她也不相信噶爾丹的話,現在不過是因為打了敗仗,暫時的緩兵之計而已。
發誓這種東西有什麼用,皇上都不相信,後宮裡就算是太后成天吃齋念佛的,也沒說就是真心實意的信這些了。
其他人更多的也就是當場一個娛樂活動或者社交活動來看,知道一些,但真的信嗎是?其實她們自己可能也不知道。
胤祾微微上前一步,擋住胤裪,對著舒寧道:「我也不信,噶爾丹來犯,勢必是為了糧食,沒搶到,他們怎麼肯罷休呢?」
大概是因為清朝開始也是遊牧民族的原因,對這些部落了解的十分的透徹,胤祾自己就不信噶爾丹的話。
「大清和噶爾丹之間必有一戰,等噶爾丹徹底滅亡,成了地名,那才算是真正的高枕無憂了。」
胤裪驚訝的問:「成了地名?」
胤祾雖然不大,但說的話卻不像個少年:「這些人,只有真正的打敗了,打散了,打沒了,再也凝結不起來了,才能說其他的,要不然,怎麼都是無用的。」
舒寧其實也不是很懂這些,但站在歷史的眼光來看,胤祾的話依舊給了她一些驚訝,皇上教給皇子的這都是帝王教育,難怪最後是九子奪嫡了。
胤祾都不相信,皇上自然更不相信了,要求大軍嚴陣以待。
但九月,前線傳來消息,內大臣公佟國綱戰死,看名字就知道,這算是皇上的舅舅。
遺體送入京城的時候,胤祾、胤裪和其他諸皇子還去迎接了。
等到十月,都已經開始入冬的時候,皇上的病終於算是好了,和噶爾丹的扯皮也依舊在繼續,但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估計是打不起來了,現在這個天氣,大清還有資本打張,噶爾丹估計是沒有了。
可沒想到就在康熙三十年正月,噶爾丹就又掠奪了喀爾喀。
也是在正月,先是在初六的時候章佳氏生下了一個公主,算是十一公主,名字自然是暫時沒有的。
而等到二十六,平妃有了一個皇子,名字複雜的舒寧都不會念,據說是叫胤禨,舒寧還是翻了字典之後才發現,這個字也是向鬼神求福的意思,果然是皇上會起的名字。
五月,喀爾喀就來求援來了,皇上此時也在外,正好接見。
舒寧是沒機會親自見到了,但胤祾跟著去了,十分興奮,甚至回來了還在說:
「額娘您不知道,皇上穿著甲冑乘在馬上,查閱各部的時候有多神氣,多威風,我都不知道皇阿瑪騎射這麼好,本來以為皇阿瑪去年病了那麼久,應該還沒恢復的,沒想到他下馬親自射箭,十箭里有九箭都中了,真的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