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沒有行使自己的權利罷了。
為什麼呢?
因為他覺得現在的環境還算舒適;因為從小舒寧對他潛移默化的教導;因為身邊暫時還沒有人想要讓他三妻四妾,唯一一個皇上起了這個念頭還被舒寧暫時擋了回去。
但萬一有一天胤祾突然覺得想了,一定要做,又有多少人能攔得住他呢?只怕也就太后、皇上和她而已。
皇上太后願不願意攔還兩說呢,或許只覺得這事兒平常,胤祾現在這樣才不對勁,然後順手指給他幾個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最終還是要胤祾自己願意,他才能真的和元瑾兩個人過,舒寧覺得自己其實只是起輔助作用而已。
好一會兒之後,元瑾好像是想明白了,十分堅定的對著舒寧說:「額娘,我知道了,我明白您的意思,一定會好好的和胤祾過日子的。」
同時,元瑾又道:「我還是很感謝額娘,這些天看著,阿哥所里這麼多兄弟、妯娌,都沒我過的好,額娘把胤祾教的很好,對我也很好,我知道,若是沒有額娘,換一個人,胤祾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或許在我嫁進來之前,阿哥至少也有兩個侍妾陪著了。
在家的時候我就是這麼想的,我額娘甚至專門叫了我,對著我說:『阿哥從前的屋裡人,好好養著就是,男人都一樣,過不久,又有新人,要是生這個氣,反而對自己不好。』
起初我聽到這話,是不大明白的,後來見多了阿哥所里的情況,才知道,原來真的和我額娘說的一模一樣,對正妻敬著,對妾室寵著的人一大把,甚至就連四哥這樣,一直寵著李氏的,竟然也算是少的了。」說著,元瑾苦笑了一下:「這也就是在額娘宮裡我才敢說這樣的話,放外頭,我是一個字也不會說的。」
舒寧大概是能明白元瑾的意思的,阿哥的身份給了胤祾這些人在婚姻方面非常大的權力,卻沒有相應的約束,無節制的權力肯定會帶來傷害,這些傷害,就屬於婚姻的另一方承受。
人還是需要約束的,胤祾本質上是個好孩子,只要稍微的引導和約束,他就會朝著正確的道路上走,而不是無節制的在權力的縱容下往下滑落。
等元瑾走後,隔天,胤祾下學後特地來了一回。
飯桌上,胤祾這樣問:「昨日元瑾過來和額娘說了很多?」
舒寧其實也挺好奇胤祾究竟是怎麼想的,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了:「你其他兄弟身邊都有不少人,你想要嗎?」
胤祾終究是漸漸大了,明年,他就不在宮裡住了,王府里的屬人,他若想要,也是不必稟報舒寧的。
所以她必須得知道他心里怎麼想,才能再幫元瑾一把,或許,他們兩個之間就能不摻插旁人呢?
胤祾先是有些驚訝,但迅速回答道:「不想,兒子看著幾個諸位兄弟的院子,只覺得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