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祾有喜事,胤裪也有,雲婠有孕在身,已經三個月了,明年,十二阿哥府就要多一個小阿哥了。
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就沒怎麼在宮裡待過,舒寧自然也陪著在外,十月才回到京城。
剛開年,皇上就下旨,要進行第六次南巡。
和上次差不多,皇上挑挑揀揀的,帶了太子胤礽、長子胤褆、十三子胤祥、十五子胤禑,以及十六子胤祿。
胤祿出發之前還到永壽宮辭行:「這可是兒子第一次出去,實在是好奇。」
舒寧笑他:「不必與我辭行,倒是該和王貴人辭行才是,這次南巡,我也要隨侍的。」
「多謝定額娘提醒,兒子這就去。」
正月剛過,皇上就已經預備著啟程的日子了,等快到了,全部挪去了暢春園,自暢春園啟程出發,大部隊浩浩蕩蕩的經過東安、武清、靜海、青縣、滄州等地,於二月初一入了山東。
這裡匯聚了近十萬人,排了一路,說是感謝皇上免了全省舊日所欠的錢糧,這樣的場景每次南巡都有,舒寧到不覺得奇怪,她只是在想,究竟為什麼需要欠這麼多的錢呢?地方上的大小官員是怎麼收的錢,以至於百姓們需要借債過日子。
等到了台兒莊,有官員上傳口述水患,皇上自然是即刻命令河道總督張鵬翮立即勘察河道,從國庫劃撥銀錢修築堤壩。
舒寧總覺得這本就是皇上安排好的一齣戲,他南巡的目的不就是這個嗎?出發之前,胤祾都和她說過好幾次皇上打算怎麼改道,怎麼加築堤壩了。
只是隨後的一件事讓舒寧有些想不到,皇上有意在此舉辦詩詞大會。
附近幾十個州縣的是文人一聽此事,自然是紛至沓來,沒兩天的工夫就來了幾百個人,都等著在這個時候一舉奪魁,驚艷皇上,為自己撈個官兒噹噹。
嗯,聽別人吹自己應該是挺開心的,攬月攬星有時候吹她,即使舒寧知道這不是她,但她也覺得心裡舒坦。只是舒寧沒想到這些文人真的是什麼都敢寫。
總共才三天時間,幾百個人愣是寫了兩千首詩,其中一個叫做李克敬的人拔得頭籌。
第一名的詩句自然是需要看看的,結果舒寧一看,是這樣的。
承天撫世,稽古帝王,書契以來,未有穆穆我皇。軼殷越周,流虞漂唐,三後在天,配之彌光。
穆穆我皇,其道配天,藹藹如雲,奫奫如淵。兆民游之,春草露鮮,洋洋泄泄,不能言其然。①
很好,這都把皇上誇成自有文字以來的第一皇帝了,她怎麼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