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猜度果然不假,這紅崖,不!這座紅崖所在的山竟全是鐵礦,不僅鐵含量高,蘊藏更是不少,卻多顯露表面,若是開採,不僅節約成本人工,還好提煉,真是賺大發了!
悄摸收回探測儀,朝朝忙拉著齊暮安分享了結果,邊上徐長天一聽,更是急了,當即請求。
「侯爺,此事重大,還請您速速下令占領海島,派駐軍看守,海上拉開防線防護,務必保證此島萬無一失啊侯爺!」
齊暮安自然曉得厲害,他的小妻子還等著這些鐵礦幹大事業呢,自不敢耽擱,當即一條條命令傳達下去。
緊跟著,島上派來駐軍把守,且都是可信之人,為了開採,更是調派來了一群人手登島採礦。
與此同時,莊子海港陸續清理完畢,造船廠開工,大小作坊進入蜜月期,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不知不覺,三年時間轉瞬即逝。
第189章
繁盛
三年時間裡,小夫妻倆俱都忙碌,顧不上要孩子,京都風雨也刮不到這裡,榕城還算風平浪靜,雖大大小小戰事騷擾不斷,一切都盡在掌握,百姓安居樂業。
可以說如今的榕城,早已不是昔日荒涼到鬼都能打死人的榕城了。
陽春三月里,通往榕城的官道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腳下的官道光滑平整不見泥濘,也再不是往日坑坑窪窪,天干塵土飛揚,天潮泥濘不堪的土路,行人商賈往來其上,哪個走的不是舒心順暢,誇讚連連?
這條被百姓稱其為天路的官道,不僅好走,更是給周近百姓帶來生機。
就如此刻,一老一少在官道旁經營的小茶攤,五六張桌子,日日人滿為患。
老者在棚下熱火朝天的煮茶,十來歲的孫孫小臉圓潤,笑吟吟的端盤伺候客人,很是殷勤。
「客官您好,招待不周,這是您點的茶,您請慢用。」
這桌客人穿著錦,戴著黑紗璞帽,在小童放下托盤後輕輕敲擊了下桌子,眼看隨從斟茶,他卻點著眼前小小茶攤,與攤子前頭官道上的人來人往,忍不住打問。
「小夥計,你家傍著這新修的官道,茶攤子生意很是紅火嘛。」
曾在沙灘一役僥倖活命,幸得齊暮安夫婦救助的小童,忍不住胸脯一揚,笑呵呵的回。
「大官人說的極是,託了侯爺與夫人的福,小的們的日子如今也有了盼頭。」
此人遊學到此,這會見小童如此與有榮焉模樣,也來了興趣,忙又追問。
「小夥計爺且問你,如今的榕城可還有什麼熱鬧事?爺看這人來人往的,好像都往榕城去啊?」
這個小童自是能答,只可惜,茶攤就他們爺孫二人,生意又好,邊上緊跟著有客急叫,小童無法,只得先告饒退下。
邊上經常往來榕城進貨的一行商,也不知光顧這茶僚多少回了,與這店家爺孫很是相熟,見狀忙幫著說話。
「嘿嘿,攤子事忙,某來經常行走榕城行商,仁兄有什麼想知道的,某自是言無不盡。」
書生忙舉起茶杯遙遙一敬:「如此,還請這位仁兄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
二人聚到一桌,就剛才的話題繼續,「請問仁兄,如今這榕城?」
對方洒然一笑,侃侃而談。
「仁兄不知,如今榕城,誰提起不得豎起大拇指夸一句,城中鎮北侯爺夫妻仁善有義。」
「哦,此話怎講?」
「仁兄且看。」,這人撫著鬍鬚,抬手點著茶攤邊樹蔭下的兩車貨物。
「都知兩年前鎮北侯被派榕城剿匪,若是一般武官,剿匪便是,哪裡顧得百姓死活?
唯獨他們不一樣,這幾年下來練兵勤,剿匪不綴,鋪橋修路,開坊招工,卻從不強征於民,反還處處給予優容。
榕城藥堂出產的保濟丸、丁桂貼、紅花油、救心丸、金瘡藥;
榕城雜行的各色醬菜,乾果子;
榕城匠坊的各色民生之物,什麼曲轅犁、打穀機、洋叉鐵鍬,鐵鏟子;
榕城養殖坊推廣的劁豬、閹雞、閹鴨,飼養大法,蘑菇、寒瓜種植技術;
榕城山貨行的臘雞、板鴨、變蛋、鹹蛋;
這些哪一樣運出去不是外頭打破腦袋搶的好物?
如這茶攤爺孫,如這往來行人商賈,如在下……哪一個不是受了他們的恩惠,吃了其中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