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1 / 2)

不如何!

京都防禦,統轄十萬,駐守京都四方,乃是京都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可以說,掌控了它,就掌控了整個京都,這個職位之所以在前任病死後一直空缺至今,不就是因為它的重要性,以至於三方勢力爭鬥,一直堅持各不肯讓麼。

眼下皇帝可以啊,一開口就直奔要害,試圖掌握京都軍機軍權,這是想親政想的迫不及待了吧?

只說想要坐穩位置,大靖便不能亂,如此面對大局,太后願給些好處,卻不代表願意把自己的安全性命交託外人之手。

於是太后與看向身邊親信太監,

太監忙給下頭使了個眼色,一眾朝臣中,立馬就有人會意出列。

「娘娘,陛下,臣有本要奏。」

「陛下,太后娘娘,臣也有本要奏。」

好傢夥,一時間,大殿中央紅毯上出列好些個大人,有紫,有朱,有青,有綠……

瞧著這一幕,作為話題主角的齊暮安卻一直按兵不動,唯有微低的頭顱上那暗勾的唇角,泄露了他此時的心態。

難怪的年輕帝王忌憚外戚勢力忌憚到如芒在背的地步,這太后,這朝堂……可真是太熱鬧了!

第214章

皇后

誰說朝堂是個正經地方,吵起架來堪比南門菜市場,齊暮安也是沉得住氣,明明是主角,卻冷眼瞧著,任由三方人馬吵的不可開交,自己坐上觀壁。

三方你指我鼻,我掀你底,你來我往,吵來吵去,太后只覺心累。

「好了,好了,都別吵吵了,哀家也乏了,各退一步,就按剛才承恩公與黎相說的辦,皇帝以為呢?」

皇帝想著已經躺在自己秘庫中的東南虎符,聳了聳肩,「朕沒有意見,一切都聽母后的。」

「嗯,如此,便宣旨吧。」

太后擺手,一聲宣旨,一旁太監一甩拂塵高聲唱喝:「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封定北侯齊暮安為一品榮國公,世襲罔替,賜金千兩,錦緞百匹……」

至於領兵之事,三方互相妥協之下,最先堂議的尊位去鎮國二字,加封驃騎大將軍,統領京都防衛五城兵馬司兩萬人馬,至於城外京郊大營,則由太后與世家兩方平分。

對於這個結果,齊暮安不置可否,皇帝倒是心有不滿,不過礙於怕東南兵權再生亂,倒也沒再多說什麼。

大佬們都沉默,統領太監極其有眼色,拂塵又是一甩,「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事情沒議完,朝堂卻轉瞬沉默下來,先前還鬧騰的一眾沒一個出列的,皇帝看的堵心,好在下頭為首的黎大人懂眼色,笏板一伸,出列當中。

「陛下,太后娘娘,老臣有事要奏。」

見是黎大人出列,太后一噎,不動聲色的看了眼前頭龍椅上帝王一眼,勾了勾唇,「哦,相爺有本要奏,想來定是大事,相爺請講。」

黎相爺也不客氣,條條狀狀侃侃起來。

皇帝心甚慰,暗暗給自己親信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心領神會,默默退下,一路出了大殿側門匆匆往後宮而去,直奔坤寧殿。

不多時坤寧殿掌事姑姑拿著令牌,領著兩個小宮女匆匆出宮,竟是直奔文定伯府而來。

抵達伯府的時候,朝朝正抱著胖兒砸跟三嬸一起看閨秀畫像,準備給老大不小的李長茂挑選對象呢,就聽外頭下人匆匆來報,說是宮裡來人了。

「宮裡來人啦?」來幹嘛的?二人驚訝。

不過不管來幹嘛的,得先去見人。

朝朝將兒子交給秋香,與放下撥浪鼓的宋氏一道往前院去,見了來人,聽得對方表明來意,朝朝有些不明所以。。

「皇后娘娘要召見我?」

坤寧宮掌事姑姑點頭,臉上笑著,語氣卻強硬。

「是的侯夫人,奴婢乃坤寧宮掌事姑姑,今日皇后聽聞夫人賢良大方,乃定北侯的賢內助,今日特派奴婢前宣您進宮覲見,以示恩寵,還請夫人快著些,皇后娘娘還等著呢。」

這還催上了?

不年不節,也不是命婦進宮朝拜之日,突來傳召,眼前管事姑姑看是笑,卻不達眼底,宋氏莫名難安,擔憂輕喚。

「朝朝。」

「沒事的三嬸。」

察覺三嬸不安,朝朝輕輕拍了拍宋氏胳膊,復又看向來人。

最新小说: 顾少难撩只好用上超能力 女配不按套路来[快穿] 小白泽的退休团宠生活 一日還-時間循環 老實美人在豪門文裡帶球跑後 穿書後我和兒子們的金手指合併了 穿越流放地,我靠大海發家致富 重生07成為初代網紅 蝴蝶紀元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