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船南下,橫渡陵江,把他送到了南邊,他成了一個小乞丐,饑寒交迫、病得快死時,遇到了封雁秋和桑榆晚。
數年後,他離開師傅師姐,回到長陵城,站到了已經是攝政王的秦椒麵前。
秦王聽他敘舊,而後回憶了一番,說:「啊,本王想起來了,當年本王假裝讀書人,『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這樣給你取的名姓,是吧?」
石沒羽其實想糾正他,說不是,那時秦椒最煩要在嫖客面前裝讀過書,給他取這名是因為:「你都四歲了,總被小孩小孩的叫也不好,但跟我姓不行啊,我可不想讓別人以為你是我兒子,我這年紀輕輕的。」
「哎,我聽龜公說過,你娘好像姓石吧,你反正沒爹,跟你娘姓得了,叫什麼呢……」
南風館後院裡養的雞正好病沒了羽毛,秦椒一拍手,樂道:「就叫沒羽吧!」
「石沒羽……哎,這名字好像也太隨便了點,這樣吧,我看書上說沒有的『沒』和淹沒的『沒』是一個字,你名字里這字就念後面這個音吧。怎麼樣,我厲害吧?像不像個書生?你說那些來嫖的是不是有病啊,脫衣服的事非要扯幾句詩詞,搞得多高雅似的……」
多年後重逢,秦王煞有其事地扯了句詩來給他的名字安出處,石沒羽到底沒有糾正他,只點頭認了。
此後,石沒羽成了秦王身邊的一塊木頭、一座假山、一條走狗。
後來他給封雁秋的那封陳罪書上說:「師傅,我的命不屬於我自己,秦王殿下能定我生死之外,唯有您能。您來找我給師姐償命之前,我這條命是秦王的。」
似乎還挺有生死置之度外的義薄雲天。
封雁秋覺得,自己六十五歲時雙腿殘廢,但此後還能苟活十五年至今,都要托她這個好徒弟夠狼心狗肺、氣得她死了都要爬出墓穴,要把他按到畜生道去。
……可她畢竟是雙腿廢了,人也老了,總不能真爬著到孽徒面前去吧。
所以年幼的應津亭鍥而不捨地在地宮外「敲門」,想要拜她為師時,封雁秋放了他進地宮。
看著當時五歲的應津亭,封雁秋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和五歲的孩子有什麼孽緣,她收桑榆晚和石沒羽時,兩人也都是五歲。
不過收徒這事實在有了心理障礙,封雁秋也不確定自己還能活多久,所以她沒有收應津亭為徒,只讓他叫自己前輩,與他做交易。
應津亭可以自行翻看地宮內的各類典籍、使用裡面的兵器藥材,有不懂的可以問封雁秋,而封雁秋要他活著回到大宛,將來若是她還活著,就把秦王身邊那個叫石沒羽的人給她帶來,若是她已經死了,那就把石沒羽的骨血燒成灰化到陵江里給她在天之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