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後,上開班的第三天,省里的驗收組終於要來了。
前兩天,魏萊和楊茂等村幹部,鎮裡劉書記、鎮長等人,都在巴巴的等待著,但是,白白等了兩天。
省里驗收組只說這周來,哪天沒定,誰也不知道,眾人只能幹等著。
魏萊在緊張之餘,也有點兒期待。畢竟這次驗收之後,可以真真兒緩口氣了,干工作也不用這麼刻意留痕待檢了。
魏萊今年迎了太多次檢查,流程早已熟悉。
檢查這天,又是慣常的一大早候在黨群服務中心,擺好各種資料;沒一會兒鎮裡的領導們都來了,再一會兒區裡的領導們過來,市裡的領導們過來……最後,省里驗收組壓軸出場。
這次,趙凱鋒沒來。
但程樾一樣跟驗收組的同志們談笑風生。
驗收組一共五位同志,分倆組,倆人在辦公室里查看著資料,三人要去現場。
韓城區的同志們也自動分成倆組。
資料幾乎是魏萊一人做的,比較熟悉。她就留在了辦公室,以備驗收組的問詢。
水稻田楊茂全程盯著,就由他帶路去現場。
因為驗收組的組長要去水稻田,程樾自然而然陪同。
曾秘書沒等程樾吩咐,就留在了辦公室。
魏萊這邊算是順利,檢查組指出的問題,魏萊也都能應對。
終是沒挑出什麼毛病來。
曾秘書在一旁暗自思忖,小魏書記這工作做的細啊,看來自己留下也幫不上什麼忙。
水稻田長了十天左右,齊齊整整的,長勢喜人。
檢查組組長一看到綠油油的水稻,就露出了欣喜之色,「這綠茵茵的,是希望的色彩啊。」
他轉身又問,「水稻種植面積有多大?產量有多大?收益有多少?」
秦副區長有條不紊的解釋著,楊茂也適時做了補充。
組長很滿意。「咱們專項檢查的意義就在這裡,切切實實給老百姓做點兒實事,踏踏實實為村里開一條新路。小匯村的整改我們驗收組是滿意的,比前兩天去的大部分村子好太多了。」
聽到上級領導這般高度的肯定,在場的所有人都難掩內心的喜悅。
這份認可不僅是對小匯村半年以來艱苦努力的褒獎,更是對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奮進的激勵。
秦副區長激動地表示:「能得到驗收組的認可,是我們全體工作人員以及小匯村共同努力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將以此次驗收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優化各項工作。一方面,加大對農業技術的投入,引入更先進的種植和灌溉技術,在保障水稻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村民的實際收益。另一方面,我們計劃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通過電商平台、與大型商超合作等方式,讓小匯村的優質大米走出鄉村,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楊茂也緊接著說道:「今後,我們村還打算利用村裡的自然風光,發展鄉村旅遊,讓遊客們既能體驗到田園採摘的樂趣,又能品嘗到我們自己種植的新鮮農產品,進一步拓寬村子的增收途徑,壯大村集體經濟。」
檢查組組長滿意的點點頭:「你們因地制宜,想法很有前瞻性。希望你們能夠將這些計劃一一落實,把小匯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的典範。當然,我們驗收組不是今天來過了,這事兒就過去了。我們會持續關注小匯村的發展,在政策和資源上給予必要的支持。」
微風拂過稻田,綠浪層層翻湧,也似乎在為小匯村這次漂亮的翻身仗鼓掌吶喊。
省里驗收組在所有村的檢查完成之後,給出了最終的評分。韓城市的二十幾個村子裡,選出了五個示範村,小匯村是韓城區的典範。
黨支部書記魏萊,代表小匯村,在市里分享了做法經驗。
魏萊驚奇的發現,在這半年的歷練里,雖然自己面對大場合難免還是會緊張,但是一旦上台,竟能做到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參加完交流分享會,何市長邊往外走,邊跟身邊的副市長說,「唯一的那個小女書記,叫魏萊的,就是程樾的女朋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