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改革開放後,人們積壓的消費欲如狂風一般四處席捲,只要勤快點、實在點,在風口上賺錢是真的不算難。
劉巧雲不知道自家女兒在想什麼,專注地改線添布料,不一會兒,衣服就改好了。
這次向遙再試,就再合適不過了。
劉巧雲叮囑:「回家後這衣服都得洗洗再穿,我想著給你做衣服這事兒不好當著其他人的面做,畢竟家裡那麼多小孩兒,我也顧不上,就都沒洗。」
向遙點點頭:「嗯嗯,娘,我知道了。」
劉巧雲望了一下外頭,見附近這會兒沒有人,又放低了聲音問道:「那山貨的事情,你那個朋友是真的要嗎?」
她在堂屋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向遙那一瞬間的愣怔,心裡擔憂,但是當時大家都笑得那麼高興,她實在不好多問。
這會兒瞅著機會,可不得仔細問問。
雖然她跟娘家人的關係現在都很不錯,但是說實在的,這其中向遙出了不少力,來送了不少東西,兩個嫂子這才態度大變的呢。
但是要是向遙因為想她這個娘過好日子,就去答應什麼為難的事情,她當娘的,當然不樂意。
就是日子過得再苦,那也不樂意。
想到這裡,劉巧雲的想法又不禁跑偏了,她要是多生了個男娃,有了底氣,怎麼會被老向家趕走啊,哎,都是命……
向遙注意到劉巧雲眉間籠罩上來的愁意,連忙說道:
「娘,你別擔心這麼多,我當然是有把握才做這事兒的。再說了,我找人給我朋友供貨,我自己從中還能賺上一點呢!」
就算聶百川那邊要貨,她其實並沒有要從中抽成的意思,這不是現在手裡有錢,她得找一個靠譜的來源過個明路嘛。
有現成的理由,自然是要不客氣地拿來一用了,嘿嘿。
劉巧雲這才放心了,抬手將縫衣針往頭髮里磨了磨,笑道:「以前怎麼不見你這麼機靈,可見是真的長大了啊。」
向遙心說,何止是長大了,簡直是換了個芯子啊……
她看著劉巧雲,認真地說道:「娘,你就安安心心地在外婆家住著,誰要是讓你不高興了你就跟我說。」
劉巧雲失笑:「我過得挺好的,為了我你也做了不少事,難為你一個小丫頭了。」
向遙說道:「不為難,等我多賺點錢,我們就自己蓋房子,到時候我接娘一起過好日子。」
劉巧雲用看小孩子一般的眼神看向遙:「你這是什麼話,閨女始終是要嫁人的,哪能跟娘一起過。」
她嘆了口
氣:「我要是當初在你之後還生了男娃,往後也能有個歸處了。」
向遙沉默。
她是新時代女性,在她生活的時代,很多人早就已經不是這樣的思想的。
別說生男娃,別說傳宗接代,就是不婚或丁克,那也是相當常見的事情。
但是處在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貧窮的鄉下地方,她又很理解,一個女人沒有生出一個兒子,將會面臨多少鄙夷和麻煩。
也得虧原身的爹竟然挺罕見的不封建,從來沒有因為生兒生女的事情影響對妻子的感情。
但是,劉巧雲的日子依舊過得很不好。
張菊花那樣的婆婆,根本不會給她什麼好日子過。
人一旦陷入難過的境地,就容易過度反思,不反思別人的問題,就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劉巧雲就是個相當內耗的人,反思來反思去,最後都將原因歸結於自己沒有生兒子上了。
婆婆苛待自己,是因為沒生兒子;女兒吃不上一口好的,是因為她這個當娘的沒生兒子沒地位;被趕出去了,還是因為沒生兒子。
沒有兒子,她不僅過去的日子難過,當下的日子不好過,晚景也會更加淒涼。
想著石塘大隊有些沒有後代的人年老之後的慘狀,劉巧雲不得不為自己感到悽惶。
兒子兒子兒子,已經成了她的一塊心病,時不時就得吐出來反覆咀嚼,嚼出更多的苦與澀來。
向遙理解同情,也頗為感激。
至少劉巧雲哪怕也如同這個時代的無數母親一樣,覺得女兒是終歸要嫁出去的,是不可能給爹娘養老的,但她依然沒有虧待過自己,依然心心念念都是她這個女兒。
觀念麼,再頑固,也是能改的。
向遙認真說道:「娘,我只有你一個娘,你也只有我一個女兒,你放心,我絕對會給你養老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