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不知道裡頭兩人講了什麼,一道重重的搪瓷缸子磕在木桌上的響聲傳了出來,連雨絲仿佛都被震得飄搖了兩下似的。
向遙眉毛一挑,當下也不說話了,豎著耳朵仔細聽裡面的動靜。
「不成!」楊友良渾厚的聲音透過窗戶縫傳出,「水稻可是咱們保命的糧,也是咱們泥腿子最有把握能種好的東西,這要是真劃出一大片來種其他的作物,沒種得出來咋辦?到時候找誰說理去?」
「農技站?真遇著問題了,就是來了神仙老爺也沒用!咱們隊這麼多人呢,可經不起這麼大的折騰。」
比起楊友良,黃國富的聲音倒是要淡定許多,倆人又說了兩句,逐漸將聲音壓低了下去。
向遙眨了眨眼睛,心道,看來這頭一年,想大規模種植的計劃是註定要泡湯了。
不過她倒是沒有多少沮喪,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正如她之前跟聶百川提起的反進門檻效應嘛,再不濟,還是能動員動員大伙兒在自留地上種一種試試的。
凡事還得循序漸進,她不著急,眼下時機未到,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慢慢折騰。
正這麼想著,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裡頭辦公室的門打開了,楊友良朝著兩人招了招手:
「進來說。」
第137章 瓜。
果然如向遙所料,叫她進去之後,黃國富沉吟了一陣,就說大規模種植不行。
但是他轉而又說,隊上還是願意開個會,問問大伙兒意見,看看能不能各家用自留地試試。
哪怕是用自留地,黃國富也依舊沒有打包票。
他說道:「這個事兒也不是咱們大隊幹部說什麼就是什麼的,關鍵是要隊上的人家願意,至於最後是個什麼情況,這我也說不準。」
楊友良臉上的嚴肅還沒有去盡,他微微皺著眉頭,緩聲說道:「原本一下子就說要大規模地弄這玩意兒,我是一定不會同意的,但是老黃也說了,可以用各家自留地試試,這我沒有意見,要搞就搞,就是搞沒了,也不至於餓肚子。」
「但是,」他看向向遙,「各家平時吃菜也就靠自家那點自留地了,貿然種植新作物,風險都是未知的,確實人家不一定就願意嘗試。」
向遙聽了這話,其實是感覺穩了,有了大隊幹部牽頭,一般來說大伙兒還都是會聽的。
但是她也依舊擺出一副失落的模樣來:「這樣啊……那要是別人都不願意咋辦。」
她嘆了口氣:「哎,各位也知道的,我也是一片好心,別說西紅柿了,單就這花生,要是真種植了出來,各家起碼吃油的問題就都解決了,除了一年到頭那點豬油,還能額外榨花生油呢!」
榨油是個巨大的誘惑。
這年頭整個豐縣也才剛剛擺脫餓肚子的情況,糧食是勉強夠吃了,但是食用油這玩意兒,那是緊缺了又緊缺。
甚至很多人家一整年也就吃那麼一小罐子油,炒菜的時候就用一塊兒陳年老布條沾點油在鍋里擦一下,有一兩點油星子飄在菜上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誰願意一直這樣啊?
別說營養問題,就是放油太少的菜,它也是真不好吃啊!
而只要自家種點花生,等收穫了就能榨出油來,種得多就榨得多,到時候油吃都吃不完,每天吃完飯,那嘴巴子都是油亮油亮的,多好啊!
光是這麼一盤算,就極具誘惑力了。
這種事情,憑向遙的了解,只要她說自己這裡有種子,還能去了解了種植技巧來教大家,大多數人肯定是願意劃出一片自留地來試一試的。
無非是有的人顧慮多,只願意劃一片地,而有的人更加渴望吃油,很願意多劃一些地。
至於西紅柿,她想得更多的是外銷,這種在豐縣來說較為稀罕的瓜果,又能做水果吃,又能做菜吃,營養還十分豐富,前頭已經驗證了,是十分有市場的,根本不愁供銷社那邊不收。
但是這種事情,她還是得經過了大隊部的明路才能進行。
偏偏黃國富還就是不肯給準話,嘖嘖,這是還想多擺幾天架子呢。
黃國富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說道:「這事情的好處咱們自然曉得,但關鍵還是要看群眾怎麼想,這就不是咱們能決定的了。」
向遙知道這事兒暫時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她也沒有繼續說什麼,只乾脆地點了點頭:「行,那我就等支書和大隊長的消息了,要是能行,就告訴我,我儘早去弄種子,早一點商量就多一點準備想。」
她笑了一下,將籃子裡剩下的花生和西紅柿都倒在了辦公桌上:「這點東西我也懶得拎回去了,咱們大隊幹部平時風裡來雨里去的也著實是辛苦了,我就送大隊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