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
不是大人早讀嗎?怎麼是一群孩子?
程明達和燕飛忙出門查看。
只見一群小蘿蔔頭,有男有女,個個甩著手臂,昂首挺胸,驕傲地在村中道路上行走。
領頭喊口號的小孩格外熟悉——正是張夫子的孩子顧雲淮。
顧雲淮在隊伍邊緣前前後後地查看,順便喊口號:「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們齊聲接腔:「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孩子們邊齊聲背誦,邊從他們面前走了過去。
程明達等人目瞪口呆!
早讀,竟然可以這樣?
剛剛消化完畢,又聽見「轟!轟!轟!」沉重有力的、令地面震顫的整齊腳步聲。
站在路邊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側首。
張梓若領著男女混合的成人方陣跑了過來,邊跑邊喊口號。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張梓若開頭:「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寅!」
「一家之計在於和!」
「一生之計在於勤!」
「責人之心責己!」
「恕己之心恕人!」
張梓若背一句,方陣的眾人齊聲應和一句。
雄渾整齊的背誦聲驚飛許多鳥兒。房頂上的公雞都被嚇得撲稜稜飛回地面。
邊上的讀書人瞠目結舌,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讀書,還能這麼讀?
跑步方陣轟隆隆地從程明達等人面前跑過。
程明達瞪著眼睛,張著嘴好半天合不上。
跑步團從他面前經過,盪起的塵土飛進嘴裡。
程明達「噗噗」吐兩聲,掏出隨身攜帶的錦帕隨意擦擦嘴,朝著張梓若他們來時的方向張望。
燕飛疑惑:「師傅,您看什麼?」
「孩子和大人的隊伍都已經過去了,我等個老人的隊伍。」
沈族老背著手,慢悠悠地出來。
「老人的隊伍?那得等吃完飯了。」
「為何不一起早讀?」
沈族老神氣道:「咱和他們不一樣!對了,我看你僕從幫你搬行李,那個長長的傢伙是不是琴?」
「正是。」
程明達外出遊玩,必帶三樣東西。一是書,二是琴,三是棋。
昨日遊玩盡興,他就讓僕從取出古琴,在花樹之下連彈兩曲,仍覺不夠盡興。遊玩回來,還又彈了一曲。
今日聽聞沈族老問琴,他捻須笑道:「老哥哥對琴有興趣?」
「對對。等吃完飯,你讓人帶著琴,咱們一起過去。」
程明達欣然應下。
河灣村有太多未知的、新奇的東西。在這裡他找到了久違的求知向學之心!
想看!想學!
他們同沈族老回家。沈族老的重孫子們衣服穿得歪歪扭扭,趿拉著鞋往外跑。他的重孫女們頂著沒紮好的、蓬亂的頭髮跟在後面。
「太爺爺、程爺爺、燕叔叔,我們早讀去了!」
沈族老中氣十足地喊道:「慢點跑!人都過去一會兒了,實在趕不上就回來吃飯!」
「知道啦!」孩子們頭也不回地揮揮小手,朝前跑去。
程明達嘆為觀止:「村中讀書學習氣氛濃厚至此,著實令人心生激盪!讀書人當來此,何愁不上進!」
那些留宿的讀書人亦有此想法!
宋文樂幾人甚至當場就追上了張梓若的隊伍,墜在後面跟著喊口號。
別的或許不會,但喊「一二三四」格外響亮!
程明達他們在沈族老家吃完飯,便迫不及待,腳步輕快地跟著沈族老前往目的地。
在村子的曬穀場上已有十幾個老頭、老太太在等待。
還有幾個年輕人,坐在樹下靠著樹幹,昏昏欲睡。
沈族老指指樹下,同程明達說道:「把琴放到那裡就行。你等會兒跟著我一起活動。要不然讓你徒弟彈琴吧,你徒弟會彈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6_b/bjZQ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