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2 / 2)

皇帝神色沉沉,在御書房來回踱步,拿起通判的摺子,又看了一遍,一言不發的將這本奏摺暫時放置在一旁,轉而拿起知府的奏摺。

周圍人眼觀鼻,鼻觀心,沒人敢多瞧一眼皇上的神情,個個勾著腦袋,恨不得把腦袋垂到地面上去。

皇帝打開知府的奏摺,一眼就看到知府為圖書館報喜,對其大誇特夸,說「創立圖書館,乃是開天闢地之舉!教化民眾,造福百姓,實為天下讀書人之幸!是聖上賢明,海晏河清之兆!」

知府除了夸圖書館,贊聖上,還將河灣村的縣令等人也誇了又夸。

皇帝不由得想到通判奏摺中所言「官商勾結,假借讀書之名,行攬財、博名之舉」,他扯動唇角,無聲冷笑。

知府誇讚圖書館、雲縣縣令等人,恰恰證實通判所言。

皇上心中愈氣,目光冷凝,審視的盯著知府摺子上的每一個字,仿佛要通過這個摺子,看到背後那個結黨營私、與商人相勾結、還恬不知恥攬財博名的官員!

第294章 知府又沒寫

知府與通判一樣,先是簡單匯報了自己的工作,然後談及自己去河灣村的原因。

「臣有一嫡孫,家人皆對其寄予厚望,臣亦然。程大人乃舉世皆聞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大儒,致仕回鄉,臣想讓嫡孫拜程大儒為師。」

「然,程大人數次婉拒,凡府城上門求拜師者,無一成功。後,臣聽人所言,程大人收村中二子為徒。」

程大人,程明達?收了兩個村中孩子為徒?

皇帝心中震驚,臉上的怒火也變成了驚愕。

程明達師從名師大儒,驚艷才絕且能力出眾,除了擔任翰林編修、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外,還曾擔任太子太師等官職,是享譽朝內外的大儒。

程明達也是他為太子,為自己的嫡長子找來的老師之一。太子是他寄予厚望的繼承者,他自然要為兒子找來最好的老師。

然而,他的嫡長子不幸因病逝世。太子去世後,悉心教導太子的程明達告老還鄉。

他未曾批下,留程明達繼續在朝中任職。而程明達任職三四年以後,年紀漸大,多次告老還鄉。

他雖不捨得這等人才離開,但到底不能讓大臣累死在朝中,只能賜下各種賞賜,放人返鄉。

世人想拜程大儒為師不稀奇。

但程明達放著那麼多聰慧有基礎的孩子不要,選了兩個鄉野村中的孩子收為徒弟,著實讓人不解。

皇帝心中奇怪,終於靜下心往下讀。

「臣與家人皆難以置信,臣子帶嫡孫至河灣村,聽村人所言,程夫子果然在此收二徒。

不怕聖人笑話,臣的嫡孫,雖不敢言其讀書的天分資質過人,但臣與家人自認孩子當比村中孩童強。

程大人拒收臣孫,反收村人之子,臣孫心生不服,與其比試。」

讀到這裡,皇上來了興趣。哦?一個知府的孫子,自小受到精心培養,一定贏了程夫子的徒弟吧?

「臣家眷與嫡孫皆覺必贏無疑。然,三人同台比試,臣孫慘敗,成績墊底。」

怎麼可能?皇帝神色微怔。

一名朝廷要員精心培養的孩子,怎麼可能比不過鄉野間的孩子呢?

即便程明達收其為徒,短短的時間內,那兩個孩子又怎麼可能比得上寧知府數年精心培養的孫子呢?

他迫不及待的往下一瞧,發現寧知府直接把這一段略過了,直接說起,自己的兒子與孫子去了河灣村之後的變化。

皇上心中不滿。這個寧知府,既然寫了,為何不把事情寫全?

究竟比試了什麼?為何輸了?這種重點,怎能一筆帶過?

他猶如看話本,看到激動處,發現話本被撕了一頁一樣著急不滿,偏偏一時半刻之間,又無從尋找那丟失的一頁,只好耐著性子往後讀。

「臣只聞玩物喪志,未曾聽過玩物好學。然,臣孫為了解謎,廢寢忘食地讀書,不斷找人請教,即便未學的內容,也能背的滾瓜爛熟。」

「解開謎底後,他拿謎面來考家人。臣慚愧,耗時三日方才解出。」

皇上唇角一抽,堂堂一個朝廷要員,解一個孩童玩具中的謎面,竟然用了三日?!

什麼謎?!

知府又沒寫。

他轉而寫起遊戲卡牌上的詩詞,默寫了兩句出來,說:「窺一斑而知全豹,孩童玩具之上的詩詞尚且如此驚艷,更何況全詩乎?制此遊戲,促人樂學者,定為有才之士!」=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6_b/bjZQ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绝路逆行(BL) 催椒柏 浮光恋颖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