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娘,大國幹嘛呢?」
「說要給我洗腳呢!」
焦蕙蘭笑了,「那您就讓他洗唄!這是您兒子,您不使喚他誰使喚他?」
「我虧他,都給我洗十次腳了!老娘這腳丫子都擦禿嚕皮了!趕緊帶走,我真是有福氣哦,一門子孝子賢孫!」
第85章
王書記隔天來找甄臻母子三人, 想叫他們幫忙做個藥材種植基地規劃。
壩頭村這兒很適合種植藥材,如今藥材短缺,要是真能種成了, 人均萬元戶應該沒啥問題。
甄臻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告訴了王書記。
有了她的肯定,王書記心裡踏實很多。
如今都搞生產責任制, 家家都想單幹,卻又不敢輕易跨出這一步, 怕虧得血本無歸。
由村里牽頭做這件事, 再合適不過了。
王書記想要種植人參, 現在市面上的人參要30元一斤,對壩頭村的人來說,一斤人參的售價相當於他們一兩個月的收入。
可甄臻卻不看好人參。
王書記不解,「我了解到,人參是市場上最好賣的藥材了。」
如今人參還沒有開放食品准入,無法進入食品領域,只能作為藥材售賣, 這就限制了人參的銷售渠道。
且壩頭村種植人參不成氣候, 怎麼能吸引外地的商人過來進貨?
再者,人參需要6年才能收穫, 6年後市場行情如何, 誰也預料不到。
百姓根本無力承擔這樣長周期、高投入的項目。
甄臻仔細解釋給王書記聽, 「王書記,我很尊敬你, 可是市場信息有個滯後性,咱們這種外行都知道人參賺錢,其他人肯定也知道了。我敢肯定,現在有很多人因為人參好賣, 準備大批量種植人參。可想而知,等6年後人參收穫了,會面臨什麼樣的場面?到時候市場飽和了,人參價格一降再降,虧本不說,6年時間就這麼耽誤了。」
王書記感慨地點頭:
「確實,我帶大家干實業,要是幹不成,就別想在村里混了。」
王書記叭叭抽了口旱菸,「大國他娘,你說的有道理,那你建議種植什麼?」
「可以種點白芷、枸杞、黃芪、五味子之類的。」
甄臻猶豫了一下,像是有話不知該不該說。
王書記是個人精,哪裡看不出來?
「大國他娘,你有話就直說,拿主意的人是我,就算虧本了,你也一點責任不需要擔。」
甄臻自然不想擔責任,「我倒是聽說過一種藥材,售價貴,市面上又十分稀缺,就是投入成本不低,種球需要從伊國進口,有一定的風險性。」
「什麼藥材?」王書記追問。
「藏紅花。」
王書記沒聽過這東西,驚訝地念了一遍名字,咂摸道:
「這是藏地產的?咱們這能種嗎?」
「雖然叫藏紅花,可絕大部分藏紅花都不產於藏地。如果市場剛開放,藏紅花肯定能賣出好價格,就是種球引進不容易。要是能找個懂技術的藥材公司,結對幫扶壩頭村,提供一些技術指導,那就更好了。」
王書記覺得她的說法可行,「那我回頭去了解了解,看藏紅花能賣多少錢一斤。」
王書記是個實幹派,聽完甄臻的話,就跟幾個村裡的幹事員分頭行動。
幾人分別去縣城、市裡的藥材公司打聽行情。
當晚,王書記就了解到,這藏紅花真是好東西!
「大國他娘,你可真是見多識廣,我問了藥材公司的職工,人家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藏紅花的,」王書記接過孟二勇遞過來的茶葉水,解開衣領,吹了好幾口,「他聽說我是村里領導,想種植藏紅花,特地幫我打電話問了總公司的幹部。原來,他們公司從西德引進過藏紅花,但引種沒成功,去年從島國引進過一批,引種成功了。今年他們公司打算進口10噸藏紅花種球,說如果我們要的話,他們可以幫我們引進,再做技術培訓。」
甄臻一點不懷疑對方是個騙子,畢竟這年頭的人,就是如此樸實。
「有人培訓,敢情好!王書記,你看,市面上根本沒有藏紅花,咱們跟他們一起引種,表面上看,我們不如他們專業。可你得相信咱們農民的種植技術,我可以說,農大的高材生,也未必比農民經驗足。到時候,咱們產量比他們高,一級率也高,咱們的藏紅花售價不會低的。」
王書記深以為然,他想種人參,可甄桂芝分析的很有道理,六年多的種植時間是他們等不起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