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登山, 他們捨棄了馬車,走上了鐵索橋。
阮嫻看著那搖搖晃晃的橋,有些腿軟。橋搖搖晃晃的也就罷了, 關鍵是山間還有凜冽的寒風,好像再大一些,都能將她吹起來似的。
而就在她猶豫的時候,盛萱蘭卻已經熟練地走了上去,一眨眼, 就走了很遠的距離,身影都隱藏在朦朦朧朧的白霧中看不見了。
阮嫻見狀,在心裡鼓了鼓氣,也想鼓起勇氣往前走。
而就在她要邁開第一步的時候,突然感覺自己的手被一直寬大而冰涼的手握住,那隻手握得很用力,在她有些疼痛的時候,也有了一種安全感。就好像原本的漂浮之地浮現出了一塊堅定的磐石,讓她有了一塊可以依靠的地方,而不會被風吹走。
阮嫻抬頭,朝著宿寒芝笑了笑,然後也不害怕了,就由他拉著,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走在鐵索道上,她往四周看了看,看見不遠處的雲層之中,還有許多的黑色長影,那是一道道的鐵索橋。
這些鐵索橋是登上無恨山的唯一方式,圍繞著無恨山,總共有二十四道鐵索橋,鐵索橋下,則是萬丈深淵。
沒有人那萬丈深淵有多深,也沒有人知道無恨山的山底在哪裡,從來沒有一個人活著從無恨山的山底出現。從鐵索橋上往下望,只能看見白色的雲霧,偶爾消散的雲霧間,能看見的也只有一片漆黑。
甚至有人傳言說,無恨山最初就是憑空出現的一座山。這座山漂浮無根,沒有山腳。以前會一直移動,後來被人連了這二十四道鐵索,才將無恨山固定在了這個位置。
這些傳說讓無恨山充滿了傳奇色彩,而這些橋還被無恨山的人施了陣法,人們只能通過行走來通過鐵索橋,進入無恨山,而不能跳躍、飛行。這就極大地克制了身形靈敏詭譎、跳躍能力強的夜叉,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因此在五十年前夜叉皇掀起了那場災難之中,無恨山受到的損害,在各大門派中最小。
除了鐵索橋,想要進入無恨山,還要經過一道道考驗,尤其是對夜叉而言。
走了不知道多久,阮嫻一直緊緊地握住宿寒芝的手,以前看著前方,終於看到了橋的盡頭。
橋的盡頭,是光禿禿的岩石,中間夾了一條小道,道路九轉迴腸,如果不是有宿寒芝帶著她走,她可能早就已經迷路了。
在走過岩石間的小道之後,阮嫻聽見了盛萱蘭透露著興奮的聲音。
「師兄,我們終於回來了!」
眼前是一道長長的階梯,一直往上延伸,而階梯的盡頭,就是無恨山的大門。
在盛萱蘭走上台階的時候,阮嫻走到台階前,卻有些退卻了。
這台階也被施了陣法,如果夜叉走上去,腿上就會有如千斤之重,一步一步越來越難以行走,到最後只能匍匐在地。
這就是夜叉在無恨山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