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2 / 2)

武將想進樞密院很有難度,但只要能進總比直接卡死不讓武將進強。

區區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狄大元帥完全不帶怕的。

兵者,詭道也。

行軍打仗不是悶著頭往前沖就行,那也是要動腦子的活兒,玩起陰謀詭計不比朝中差。

什麽都別說,放馬過來就是。

狄大元帥回京之後就專心和朝臣鬥智鬥勇,樂平公主也不打擾他辦正事兒,將軍府住幾天,公主府住幾天,心情好了去別院找嫂嫂說話,心情不好、公主殿下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公主殿下花蝴蝶一樣滿京城飛,滿懷期待的等著狄青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她求助,結果從春天等到夏天,再從夏天等到冬天也沒等到狄青被欺負到要她出面來幫忙。

什麽情況?

他們倆成親之前狄青在朝堂上跟小可憐似的,低他好幾級的文臣都能對他指鼻子瞪眼,怎麽成親之後就變了?

所有的問題都讓狄青給解決了,她想吵架都沒地兒吵,真是白白浪費她的期待。

樂平公主對朝臣的戰鬥力很不滿意,好在朝臣鬥不過狄青不是壞事兒,正好給她省心了。

狄青孤身一人都能不落下風,他們夫妻倆同時上場未免有點欺負人,還是放外人一馬吧。

狄大元帥很想說他不是孤身一人,有官家給他撐腰,還有韓相公幫忙,他的處境沒有公主想的那麽糟糕。

但是公主想歪會顯得他更厲害,所以他也沒怎麽解釋。

不解釋會被公主誇誇,為什麽要解釋?

樂平公主發現狄青在朝中遊刃有餘後就不擔心他會受欺負了,正巧這時候查出有了身孕,於是不再花枝招展的往外跑,而是安心留在將軍府養胎。

崽他爹忙於朝政,她們娘兒倆安安生生待在家裡,免得成為靶子給崽他爹添亂。

狄青回京後一直很忙,不光是軍制改革還有和朝中文臣勾心鬥角,新成立的軍器監也需要他這個熟知軍事的武將來給參考意見。

朝中身居高位的武將不多,殿前都指揮使李璋是仁宗皇帝的表兄弟,廣備指揮使李珣也是仁宗皇帝的表兄弟,官家要提拔屬於他的親信,左看右看只有狄青最合適。

既然要改軍制,索性連著略顯混亂的武備作坊一起規整規整。

趙曙繼位後從大宋和西夏的戰事中看出不少問題,地方製造兵器的作院暫且不提,只京城的兵器製造作坊就讓他看的兩眼發暈。

有的一個作坊干好幾種活兒,有的好幾個作坊干一種活兒,自從有了炸藥的方子,火藥作那邊也開始亂,於是直接仿唐時舊制設軍器監來執掌中央和地方的兵器製造。

大宋冗官不只這一處,兵器作坊這邊還是比較好梳理的,其他衙門可謂是牽一髮動全身,想動都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軍器監相當於把所有和兵器製造有關的差事集中到一起,這些差事本就和其他官府衙門不太一樣,所以裁撤無用作坊的時候進行的很順利。

沒用的作坊裁撤掉,類似的作坊合併到一起,一把手還是廣備指揮使李珣,只是改名為軍器監編判,職務同樣是總領軍器之事,不過軍器監還有同判一人,下屬其他官員都由官家另外選定。

李珣任軍器監編判,同判不是旁人,正是之前在製造炸藥火炮中立下大功的蘇頌蘇子容。

按理說這裡面沒有狄青什麽事兒,但是狄青是最先在打仗時用到火炮炸藥的將領,兵器從製造到使用之間的彎彎繞繞不少,所以他也得跟著一起擬定軍器監的新章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仗也是如此。

能拼武器就最好不要拼人命,大宋的丁口多也不是這麽個消耗法,官家對新設的軍器監甚是看重,各種要求卡的非常嚴格,堅決不許出現因為兵器而導致將士們在戰場上喪命的情況。

京城的兵器製造作院要按軍器監所定兵器的樣式,各兵器製造作院每旬都要派人對所制兵器的數量進行統計,還要檢查、考核,實行賞罰。

最新小说: 《回航》 《多云转晴》 《末世之奶妈疼你(NPH)》 《厉鬼巨佬都宠我》 《不许觊觎漂亮寡夫[无限]》 《领证了,但不熟》 《猛鬼装修,不骗活人》 《在alpha天团里无法分化的beta》 《仲夏之死》 《作茧难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