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2 / 2)

蔣之奇為了與他劃清關係,也為了擺脫身上的「奸邪」之名,偶然間聽說他和兒媳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後立刻上奏疏彈劾他為老不尊恥為文人。

從聽說到彈劾沒有耽誤一點時間,連查都不查立刻將事情捅到官家跟前,可見他有多心急。

根據太子殿下的描述,官家看到彈劾的奏章時臉都綠了,造謠旁的事情也就算了,造謠這種事情缺不缺德?

歐陽公前些年宦海沉浮身體一直不太好,官家怕他聽到這事兒氣出什麽問題最開始都沒敢和他說,最後瞞不住了還派了好幾個太醫去守著,生怕出事兒的時候來不及找大夫。

謠言過於離譜,離譜到皇城司的探子不用怎麽查就查到了來源。

原來歐陽修的妻子薛夫人的堂弟薛良孺因為舉薦非人被下獄,歐陽修不肯為他開脫,薛良孺就記恨上了,你不是德高望重不徇私情嗎?等名聲壞了看你還怎麽擺清正無私的譜兒!

再然後就有了這麽個離譜的謠言。

當時的御史中丞彭思永得知這件事情後說給蔣之奇,蔣之奇聽完又立刻上疏彈劾,如此才有了官家面前那封荒唐的彈劾奏疏。

官家提前派太醫去守著是對的,歐陽公得知有人彈劾他和兒媳有染,彈劾他的還是他視若門人的蔣之奇,整個人都傻了,連上數折求官家徹查此事還他清白,甚至一度恨不得「以死必辨而後止」。

言官可以風聞奏事沒說言官可以隨意造謠污衊人,天理何在?公道何存?

官家親自去查,事情的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然而御史中丞彭思永因為之前的濮議之爭認定歐陽修是罪魁禍首,不管是不是謠言都非要彈劾。

別說歐陽修本人,蘇景殊在信上看到這事兒的時候都要氣炸了。

誰彈劾誰舉證,沒證據說什麽屁話?

拿著謠言當金牌令箭是吧,就那種程度的謠言他分分鐘編十個出來,天底下就歐陽公自己有兒媳婦嗎?

先對彭思永蔣之奇薛宗孺的女性親屬說聲對不起,然後就是,真能用謠言當證據來彈劾的話他們全家都逃不過去,純純欺負人家正人君子不屑於用這種骯髒的手段。

也就是他當時不在京城,他在京城的話非得當場罵回去不可。

如果他有資格上殿的話。

這事兒最後以彭思永和蔣之奇被貶出京告終,官家親自在朝會上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但是經過這次的風波,歐陽公對官場徹底失望了,他覺得他不適合做官,連上好幾道奏章辭官不干。

這麽一尊大佛官家肯定不會放他離開,可污衊陷害這種事情實在惡劣,他也不好強迫歐陽公繼續待在朝堂,於是給他加了好些個只領俸祿不幹活的虛職讓他好好在家歇歇,什麽時候心情好了就和他說一聲,他再安排別的職位。

京城是天底下最繁華的地方,歐陽公想要山水之樂也沒問題,城外的皇莊隨他挑,只要不離開京城其他什麽都好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朝中靠得住的老臣只有他們幾個,歐陽公辭官離開他可怎麽辦啊嗚嗚嗚嗚。

官家言辭懇切到裝可憐賣慘也要把人留下,歐陽公最終當然是沒有走成,然而留在京城也和離開沒啥兩樣,謠言過去後他就沒怎麽出過門,一直藉口養病在家看書編書。

蘇景殊瞅了他爹一眼,據他所知歐陽公現在根本不見外人,連韓相公上門拜訪都得提前打招呼才能進去,他爹這本事還挺大的。

蘇洵扯扯嘴角,「因為你爹我是白身。」

他是白身,雖然平時會談及朝政,但是朝堂爭鬥波及不到他,要是連他都進不去,京城怕是沒幾個人能進去了。

以家中私事誣告實在太噁心人,那件事情之後歐陽公的長子歐陽發就帶著妻子離開了京城,如今歐陽公家中只有幾個年紀尚小的兒女陪伴。

最新小说: 離婚帶倆娃在山旮旯開農莊 淫荡美人调教系统 催淫道具系统【催眠】 穿书男配被玩坏了 美人上墙【壁穴合集】 《梁山(复仇公媳高H)》 娇娇(双性) 《回航》 《多云转晴》 《末世之奶妈疼你(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