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官府是紫色的,有一說一他們大宋朝的相公們模樣都不差,就算年齡上來了也是出挑的儒雅大叔。
他們這些老百姓平時最愛看的就是宰相出行,時不時還有膽大的過去送家裡種的蔬菜水果,那場面看多少遍都看不夠。
賣酥餅的小販好奇的問道,「以前場面那麽大?怎麽現在只剩下這麽點兒人?」
他是從家中長輩手裡繼承的攤位,頭一次在朔望大朝時擺攤還怪緊張的,剛看到三四十人的儀仗隊感覺風光的很,一聽旁邊人說以前的儀仗隊足有上百人瞬間覺得三四十人不太行。
兩府相公夙興夜寐為國操勞,儀仗隊風光點兒怎麽了?
粉漿面嘆氣,「是蘇相公覺得儀仗隊人數過多太招搖主動和官家提的,開始時官家還不大同意,是他據理力爭才有現在的結果。」
賣酥餅的小販立刻改口,「如此樸素無華,不愧是蘇相公。」
日頭逐漸升起,御街兩側熱鬧完漸漸安靜,京城中別的地方的熱鬧卻是從清晨一直到半夜,像勾欄瓦舍更是笙歌燕舞日夜不休。
好一個繁華盛世,好一個熱鬧京城。
滕宗諒和尹洙輕車熟路的找黑白無常喝酒然後帶著倆不太清楚地府潛規則的家夥悄咪咪回到凡間,就是不知道哪兒出了問題,落腳的時間和他們計劃的不太一樣。
他們計劃的應該是英宗皇帝剛登基那幾年,結果到了之後隨便找了個衙門瞅了一眼,發現現在竟然是個沒聽說過的年號。
尋常元年?啥尋常?年號尋常?
不確定,再瞅瞅。
哦豁,還真是年號。
聽百姓的意思年號是皇帝拍板非要定的,說是他們大宋已經將明面上的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希望今後年年都能和這些年一樣繁榮昌盛,讓大宋的繁華只是尋常。
聽著很有道理,就是有點不走尋常路。
據說本來有些老古板不想同意,但是想想他們官家為大宋操心勞力那麽多年難得任性一回,索性就眼不見心不煩。
大不了就讓他再用三十年。
嘖,直接說希望官家長命百歲不就得了,一群彆扭的小老頭兒。
還有這皇宮,雖然已經知道他們熟悉的皇宮被英宗皇帝幾炮轟的稀巴爛,但是陡然看到比先前輝煌大氣許多的新皇宮還是驚嘆不已。
汴京人煙稠密蜂攢蟻集,並沒有大興土木的空間,所以大宋只是把原本的節度使衙門改了改當做皇宮。
後來太宗皇帝想過要擴建皇宮,但是皇宮附近的百姓都不同意,擴建皇宮的打算只能作罷。
也就是皇宮有毒害得真宗仁宗兩代皇帝子嗣單薄惹得百姓憐愛紛紛搬家,不然還真騰不出那麽大的地方來修建新的宮室。
原本的皇宮所在現在是一片園林,說是花草樹木可以解毒,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反正就算那邊風景再好也沒人敢往那邊去,因為人煙稀少那邊的樹木都比別處茂盛。
新皇宮修的雄偉壯麗,不像先前那般逼仄,像大慶殿、紫宸殿這種門面建的時候都精心的不能再精心,遠遠便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盛世氣度。
唔,宮殿也講究「氣」,應該不是他們的錯覺。
如今的皇城依舊不如長安洛陽的皇城占地廣,但是怎麽也稱不上小,可惜皇宮有紫氣環繞不能過去,不然他們還真想看看裡面是什麽樣。
皇宮的熱鬧不能親身感受,外面的勾欄瓦舍比皇宮還要熱鬧肯定不能錯過。
阿飄們飄在半空中懷念哪家館子的特色好吃哪個小攤的手藝一絕,雖然才變成阿飄沒多久,但是想起曾經吃過的美食都感覺恍若隔世。